第七卷:順勢反擊 第二百三十一章 王妃回京(1 / 3)

彭王謀逆案告一段落之後, 一度義憤填膺的官宦世家與百姓們仿佛漸漸遺忘了此事, 長安城內再度恢複了往日的繁華熱鬧。轉眼間便又到了鶯飛草長的時節, 穿著輕薄豔麗春衫的少年與小娘子們幾乎隨處可見, 仿佛比姹紫嫣紅、競相綻放的百花還更引人矚目一些。而簪戴在發髻上的鮮妍花朵, 也為每一個人都增添了幾分好氣色。

素來勤勉的新安郡王難得地告了一日假, 帶著侍衛部曲浩浩蕩蕩地來到長安城外十裏亭等候。長寧公主與永安公主的厭翟車亦停駐在側, 宮婢們用行障圍出一片草地,供他們暫時休憩歇息。

“阿兄,怎麼不見王致遠?”長寧公主柳眉輕揚, 紅嫩的唇角微微勾了起來,“他在濮王府斷斷續續地住了這麼許久,於情於理也該過來迎一迎三世母, 好生向長輩致謝罷?”顯然, 她想說的絕非如此,隻是宮婢們在側, 不便明言罷了。

“原本他的確打算來, 不過今日並非休沐, 他實在不方便告假。”李徽佯作不曾聽懂, “禦史台雖清理了一群人, 餘下的卻都被他激出了幾分火氣, 成日裏盯著找他的錯處。他若是來了,明日朝議便一定會被彈劾。”

能在禦史台當一位盡職盡責的言官,必定是傲骨錚錚, 絲毫不畏懼任何強權之輩。然而, 過於矜傲,則極有可能反應過度。那些禦史未必不知王子獻所做的皆是應當應為之事,隻是眼睜睜看著他一個年紀輕輕的後輩便能在禦史台攪得風生水起,或許麵子上實在有些過不去罷了。

“成日裏被一群同僚針對,待在禦史台也是難為他了。”長寧公主聞言,倒是頗為同情,“不過,如今他唇槍舌劍的名聲已經傳了出去,其餘各部的官員見著他恐怕心裏也發怵罷。日後無論阿爺將他調到何處,融進去都並不容易。”

“若是行得正坐得直,又何懼監察禦史?”李徽道,“我倒是覺得,叔父將禦史台清理幹淨之後,便會繼續提拔他。前些時日,叔父還提起,我們二人或許較為適合戶部與太府寺——不過,我倒是寧願留在大理寺,就讓他去太府寺罷。”

長寧公主逗了逗身邊頑耍的永安公主,回道:“阿兄未必能留在大理寺。最近聽阿娘提起,阿爺似乎想讓你去宗正寺。”她思索片刻:“去了宗正寺,勢必升一級。從四品的宗正寺少卿,你覺得如何?”

李徽怔了怔,不禁想起最近荊王“失寵”的傳言,似笑非笑:“去了宗正寺也好,定然會清閑不少。如今阿娘與壽娘都回了長安,我正好能有空暇承歡阿娘膝下。”

雖然待在大理寺能夠參與審問各種大案與要案,也能借由職權之便徹查安興長公主等人。不過,如今緊盯著安興長公主的各方眼線實在是太多了,反倒不方便他施展。就算他去了宗正寺又如何?事關宗室謀逆的案子總歸與宗正寺脫不開幹係,隻要緊緊跟在聖人身邊,亦能掌握所有消息。而且,作為監察禦史的王子獻有彈劾百官之責,借由他來攻伐這些逆賊,無疑更加名正言順。

“三世母回京,為的應該是你的婚事罷?”長寧公主又道,“阿兄,你可有甚麼合適的應對之策?阿娘也曾說過,那位杜娘子還在守孝,一直讓你苦苦等著也不像樣。即便必須按著祖父的聖旨完婚,三世母也定然會想方設法,先給你迎兩個孺子進門。”

李徽擰緊眉,忍不住長歎:“我……”他與王子獻兩情相悅,又如何能忍受彼此娶妻生子?無論是妻或是妾,都絕不能出現在他們二人中間,否則與背叛無異。即便再如何艱難,他也想守住一生一世一雙人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