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平定逆賊 第三百三十三章 行宮危急(2 / 3)

數封緊急的密旨都發出去之後,聖人方略微鬆了口氣。他第一次禦駕親征,本以為是十拿九穩之事,卻不想臨來居然出了這樣的變故。聽到軍情的瞬間,他甚至曾懷疑過,這一切是否為河間郡王的陰謀。想借著外敵之力,令他不得不緊急迎戰,最終落入戰敗的屈辱之中。倘若果真如此,那他大約此生此世都無法直起腰麵對列祖列宗了。

而今討論之後,一切複又變得有條不紊起來。敕旨發下,八百裏加急送往各地,河北道諸州定然會在三日之內點兵趕往幽雲平三州。就算靺鞨與高句麗將城池圍起來,短短數日內也不可能破城。在種種極壞的推測都被推翻之後,無形之中,他內心深處也安寧了許多。

“陛下龍體貴重,不若暫時離開行宮,前往太原府罷?”王子獻再度提議道,“至於行宮,留下原先駐守的衛士即可。”如今的情勢實在危險,再留在行宮已經不合適了。無論是為了安全或是軍心考慮,聖人都隻得做出更好的抉擇。

“叔父若是不願離開,侄兒心中總是沉甸甸的,生怕自己辜負了叔母與悅娘的囑托。”李瑋也苦笑道,“叔父就當是心疼侄兒,盡快讓侄兒護送移駕罷。”

念及妻女,先前始終堅持不入太原府的聖人猶豫片刻後,終是頷首答應了:“待到這兩天的急報陸陸續續抵達後,朕便前往太原府。”他當然明白,與自己這個皇帝的安危相比,行宮暫時可忽略不計。得知行宮中空無一人之後,逆賊也未必會冒險前來襲擊。

************************

兩三日過去,幽雲平三州的緊急軍情再度傳來。這一回卻是好消息——簡國公與永安郡王派先鋒官先後趕到雲州,協力擊退了靺鞨。取勝之後,先鋒官之一天水郡王再度拔營,前往幽州相助。而目前為止,尚未有幽州與平州陷落的消息傳來,想來兩地府兵與民眾也正在英勇地抵抗來犯之敵。

行宮眾人無不額手稱慶,聖人遂命殿中監傳口諭,明日便遷往太原府州城。不少最近經常入宮覲見的突厥、鐵勒族長聞訊而至,幾乎是爭先恐後地向聖人請戰,共禦外敵。聖人卻含笑拒絕道:“你們的部族好不容易才熬過這個冬日,朕如何忍心讓他們骨瘦如柴地踏入戰場?待到來日兵強馬壯的時候,你們再來請戰也不遲。”

不少族長都深為感動,更有好些為自己此前的小心思深感愧疚者,於是對聖人越發景仰,隻恨不得字字句句都向天可汗表忠心。

然而,立在旁邊的王舍人卻很明白,聖人此舉也不過是因著他如今並不相信這些突厥人與鐵勒人罷了。當然,眼下也並不乏對大唐忠心耿耿的異族將領。尤其那些當年留在長安尚公主或娶宗室女的將領們,如今都成了皇親國戚,子孫皆同樣流淌著李家的血液。但絕大多數突厥人與鐵勒人都不通曉中原禮節,更不知禮義廉恥為何物,動輒時降時叛,一切以利益為先——

在如今這般緊急的情勢之下,再也容不得又一次背叛了。因為一次失誤的判斷,或許便會斷送大唐的邊疆,使無數黎民百姓陷入戰火之苦。

夜色漸深,聖人終於稍稍得了些空閑,在寢殿中休憩。期間陸續來到行宮中的族長們,則由鴻臚寺少卿及其屬下負責招待。至於他們希望能見到或者根本不想再見哪怕一麵的王舍人,則被鴻臚寺眾人禮儀周到地“請”出去,專程招待友人恩耳古爺孫。

王子獻開解了因求戰被拒而頗感失落的祖孫二人,親自領著他們去歇息,又邀請道:“明日陛下啟程前往太原府,二位不如同去?在太原州城裏走一走,或可帶些合適的物品回部落中送給親眷們。”太原乃龍興之地,論繁華雖不如長安與洛陽,卻同樣是雄偉而又熱鬧的北方商貿重城。

恩耳古祖孫頗為意動,立即答應下來。他們一族這個冬日過得實在太苦,眼看著便要開春了,如果能給族中的兒郎姑娘們帶些鮮豔的布匹或飾物,他們一定會像過節一樣高興。至於換布匹和飾物的錢財……不是有王舍人在麼?朋友一場,先借些錢財,等到日後再十倍百倍還他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