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為人雄,死為鬼傑,黃沙百戰穿金甲,不斬樓蘭終不還!好!多們振奮人心的誓言!這份保衛祖國矢誌不渝的崇高精神,值得全軍推廣!這是鼓舞士氣的最好的教材!”作戰指揮部裏,朱總指揮拿著李正出走日本時留下的字條,激動的說道!
“嗬嗬,這熊孩子忠肝義膽,驍勇善戰,文韜武略,絕對是個人雄。雖然這小脾氣倔強了點,但是,有點缺點很正常。李正同誌絕對可以堪當大任。打了這麼多年仗,大戰役小戰鬥敬禮無數,應該說戰鬥經驗豐富。但是,說句心裏話,我,不如他!”趙博洋笑著發出感慨。
“我們黨是寬宏大量的,但是,我們不能忽略一個人的政治背景。李正同誌是不錯,文武雙全,我也敬佩。但是,他曾經參加過國軍,曾經為了一己私憤而殺害過國軍軍官。雖然是對方的過錯,但畢竟是他的上級。
而且,李正同誌實在是太過於頑劣,自由散漫,沒有組織觀念,意氣用事,遠的不說,就說前一陣子子吧?他竟然自作主張,擅自離隊,跑到日本人那裏去搞什麼神計劃?這是無組織無紀律的行為!這是自我主義,這是冒進主意。這事情很嚴重,即使定他一個叛逃罪也不為過。他沒有顧全大局,高瞻遠矚的理念。我覺得他還不夠成熟,這樣的同誌還需要曆練,暫時不適合擔當大任!當然,我隻是建議。”組織部長盧忠孝說道。
趙博洋張嘴想說什麼,又放棄了,說什麼?人家說的都是事實,熊孩子就這德行。
現在,指揮部裏分出兩個陣營,一個是以搞政審的組織部部長盧忠孝為首的審查組,一個是以賀副總指揮為首的作戰派。趙博洋身為李正的上級,有發言權。賀副總指揮站在他這一邊!
“那些都不是問題,刀不磨不成器,李正同誌的優缺點,大家看的很清楚,他的優點大過於缺點!你們誰沒有缺點?你們誰能做到去鬼子老窩,炸軍港?你們誰能立下那麼多戰功?英雄不問出處,他是參加過國軍,可是我們的隊伍裏沒接受過國軍投誠的官兵嗎?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賀副總指揮瞪著眼睛說到。
見眾人都不說話,賀副總指揮又說道:“李正同誌的表現,大家有目共睹,那是個忠臣良將,國軍要不是把他逼急了,他會參加我們的隊伍?你們不要拿有色眼鏡看人,更不要走國軍的老路。李正同誌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國家,為了人民。他的資料都擺在你們麵前?你們看看,哪一件事對國家不利,哪一件事對我黨不利?哪一件事對百姓不利?人無完人,沒有瑕疵的人根本就不存在!我們要的是一個帥才,不是完美無缺的擺設!你說審就審?有能耐你和他上戰場比個高低?”賀副總指揮說道。賀副總指揮對組織部的人很不滿,審審審,審個屁呀?在他眼裏,誰殺的鬼子多,誰的大刀輪得快,誰就是戰將;誰的謀略過人,克敵製勝,誰的戰功多,誰就是帥才。
盧忠孝知道賀副總指揮就是個粗人,就是個炮筒子。他苦笑著沒有說話,他對李正沒什麼偏見,相反的還非常看好李正。不過身為組織部長,他必須按照規定,如實建議。他隻是建議,決定權在朱總指揮手裏。盧忠孝知道,以老賀的炮仗脾氣,沒有拍桌子罵人已經是給自己麵子了。
指揮部裏,其他人也發表了個人看法,大多數人對李正的軍事才能和作戰能力是給予肯定的。但是,也指出,李正同誌身上確實也有很多缺點。
最後,朱總指揮說道“李正同誌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帥才,要說功勞,全軍上下,沒人多過他。要說惹事,也沒人比得上他!這小子就是個矛盾綜合體!老賀說得對,我們需要的是帥才,不是完美的擺設。現在是抗戰的緊張時期,我們需要大量的有才能的軍事指揮官。有些不影響全局的小毛病,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嘛。李正所做的一切,總的來看,是利是弊?一目了然嘛!”
朱總指揮喝了一口水,接著說道:“當然,盧部長人家是搞政審的,從多方麵的角度評判一個人,是沒有錯誤的。盧部長說的也是實事求是,李正同誌壞毛病確實不少嘛!
但是,搞政審工作也要講究方式方法。既然他曾經參加過國軍,你就要嚴格的篩查他在國軍隊伍裏都幹了什麼?為什麼投奔我們?杜絕抱有不良目的人進入我軍隊伍。但是,不能僅憑他曾經是國軍,就將他排除在外。這樣會讓很多人傷心,後果是嚴重地!傳出去,國軍想投誠的誰還敢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