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事處的組建,也在緊張地進行。李正臨時任命徐前同誌為辦事住副主任,全權負責組建工作。
與此同時,李正又進行了一係列的經濟改革,推進家家戶戶有農田,家家戶戶有餘糧的土地政策。鼓勵農工商大聯合,重新製定稅收政策,建立市場機製,加強市場均衡的控製,調控杠杆經濟......
總之,李正把前世見識到的有關城市建設和經濟改革方麵的知識,是理解多少,就用多少。
赤色軍團部隊由內而外開戰各方麵工作,八路一軍由外而內也在配合行動。
效果很快就體現出來了,太原地區混亂的局勢很快就得到了有效的控製。
雖然李正本人在太原沒待多久,但是他的那一套深入民心的一係列政策,就讓所有懂經濟的人刮目相看。
雖然人口的暴增使得太原地域亞曆山大,但是在李正帶頭,軍民共建的努力下,太原的緊張局勢得以緩解,逐漸消除了負麵不安定因素,一切平穩過渡。
在李正建立和諧社會,共建和諧家園的倡議下,太原地區沒有發生任何暴亂,和餓死人的事情。即使是被封鎖在太原之外的逃難來的難民,都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妥善安置。
稍微安下心來的李正,立即與八路各區溝通,輸送難民,同時,出兵,將太原周圍的還尚存的鬼子駐軍全部驅趕出去,並且一舉將太原下顎之地晉中,收複。以保證太原的穩定和平安。
晉中的鬼子守軍不多,隻有鬼子一個旅團,李正大軍所向披靡,輕而易舉地就趕跑了晉中的鬼子。
大局已定!
隨著李正大刀闊斧的行動,效果顯著!
太原城城泰民安,百姓們已經安居樂業。比鬼子沒來中原之前還要安定和諧,而且正逐漸走向繁榮。
八路高層一直都在關注著太原的局勢變化。
此次太原之危,熊孩子出馬,一個頂倆,果然不負眾望,短時間內就平息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熊孩子以最快的速度,最清晰精煉的大刀闊斧的改革政策,短期內就穩定了太原城局勢,而且熊孩子還不拘小節,開拓創新,積極進取,成效顯著,立竿見影!
八路高層對熊孩子的能力評估又上升了一個新的高度。所有大佬都對李正同誌刮目相看。
熊孩子果然是個軍事、政治、經濟、民生一把抓的好人才。
所有大佬都覺得李正同誌可堪當大任,對李正給予了厚望。
李正在收複太原之後,就順帶把晉中又納入懷中。
看到李正把太原治理的欣欣向榮,大總統可坐不住了。此時,國軍在山西隻剩下一個呂梁戰區、陽泉戰區、運城戰區、三門峽戰區。大同、朔州、忻州、長治、晉城、臨汾幾個城市全部淪陷。
大總統覺得要是再坐等下去,搞不好,山西的鬼子戰區全都得被李正拿去,那時,山西可就成了八路軍的天下了。
目前,李正部隊他不敢招惹,但是,整個山西也不都是你李正的?
大總統立即召開高層軍事會議,準備在太原地區展開軍事行動。
會議開了半個多月,最後同意了認識,做出決議,集結陽泉和呂梁地區的本部駐軍北上攻打忻州、朔州、大同。如此,南有三門峽、運城、東有陽泉、西有呂梁,如此一來,就會將太原、晉中孤立。即使八路軍想打,也隻能攻打長治、晉城、臨汾。即使攻下三城,依然在國軍的四麵合圍當中。雖然八路可從晉城、長治東下焦作、安陽、邯鄲,可從臨汾西下慶陽。但是這些地方都在自己手裏,八路想擴張出去,那是不可能的。唯一可以一搏的隻能是西下慶陽,因為延安可助一臂之力。隻是如此一來,八路還是地域局限得有限,不能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可是,大總統的算盤打得劈啪山響,事與願違。
李正在太原穩定之後,就向上級提出,出兵攻打忻州、朔州、大同,打開北上之路,嚴防日後國軍效仿鬼子實施困龍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