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誰是漁翁(3 / 3)

十五輛坦克頃刻間全部被炸毀。

爆炸聲一響,軍營裏的鬼子就全部出動,隻是,除了還在燃燒的報廢坦克之外,連個人影都沒看到。

坦克團團長元川汐大佐見此,當時就暈過去了。醒來後就刨腹自殺了,這麼大個事,他可扛不起責任,死是最好的訓責,一了百了!

山西的鬼子司令早就被罷免了,現在是河南駐軍司令岩倉茂美順便接管了鬼子在山西唯一的城市晉城,把晉城納入河南戰區之中。

岩倉茂美暴怒之餘,立即派出大批鬼子開始四處搜捕。上哪搜捕去?

以紅色尖兵速度,此刻,已經返回了自己的戰區。

李正沒想到的是,他跑了,國軍來了。

國軍早就惦記著把晉城納入囊中,早就關注著晉城的情況。

鬼子坦克團的到來,把國軍也嚇得夠嗆。他們也想端掉鬼子的坦克團。

國軍裏麵也有高人,大總統身邊的高級參謀陳部,給大總統出謀獻策:以李正的做事風格,必然會搞掉鬼子的坦克團。坦克團對霍軍是個威脅,對八路也是威脅巨大。所以,坐山觀虎鬥是上上之策;如果李正把鬼子的坦克團給毀了,國軍趁機出兵收複晉城,自然簡單多了。這是中策!再不濟,坦克團沒被端掉,公共再次聯合,攻打晉城,想必八路為了排除坦克團的威脅,也會欣然接受。這是下策。至於打下來的晉城怎麼分?到時候再商量。排出了威脅,一切慢慢商量也不遲。大不了二一添作五,一家一半。以李正部隊的勇猛好戰,必然是他們大前鋒。如此一來,國軍隻要擺個樣子,在關鍵時刻出手協助就行了。再者,借此也可以消耗一下李正的兵力。何樂而不為呢?

大總統聽完陳部的建議,高興地紅光滿麵,眉飛色舞。連聲叫好,對身邊這員儒將大加讚歎不已。

陳部美得眉開眼笑。

自從李正奪取了臨汾和長治以後,國軍現在也在暗中增加了近十萬的兵力,一來怕鬼子反撲他們,二來防備八路會對他們不利。

麵對小鬼子,大總統也老鬱悶了。這些小鬼子不敢打李正部隊,卻總是和自己過不去,你說氣人不氣人?很明顯,該死的鬼子拿自己當軟柿子了!

此次機會,大總統絕對不會放過,如果成功拿下晉城,即給小鬼子一個警告:我國軍不是好惹的!又給八路提個醒,你八路的李正是厲害,我國軍也不白給!玩計謀誰不會呀?

於是,大總統暗中調兵遣將,就等著李正把鬼子坦克炸了,他們就出擊。

李正剛回到駐地,晉城方向就交上火了。

李正聽到晉城方麵傳來的槍炮聲,大吃一驚!

李正立即派幾個紅色尖兵去查探消息。

李正新辦理隱隱猜到了什麼,頓感不妙。

不久,消息傳回,和李正猜測的一樣,國軍做了漁翁之事。

李正氣樂了,不過,李正並沒有太過於生氣,因為李正還有一種猜測......

李正一邊派人繼續監視晉城的情況,一邊慢條斯理地發電報給朱總指揮,將情況說明。

朱總指揮一聽李正把鬼子的坦克都給炸了,當時樂得就蹦了起來。

對於國軍趁機搶占晉城一事,朱總指揮也沒招,人家要說趕巧了,你還真沒啥說的。你炸鬼子坦克,提前也沒和人家打招呼。人家出兵奇襲,是保密的軍情,自然也不會和你打招呼。

如果李正在炸毀坦克的同時,大軍進犯,那就有理可講了。可是你沒這麼做啊?

一切都是巧合,咋地?

朱總指揮從李正發過來的電報中,沒看出一絲著急的味道,朱總指揮很納悶,這不像熊孩子性格呀?國軍去摘桃子,他難道不生氣?難道熊孩子算計到了什麼?難道?誰是漁翁還不一定呢?

朱總指揮冥思苦想,也沒看出這件事情蹊蹺在哪裏。

隻是,不久,他就完全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