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最高首長想盡快把熊孩子調到蘇區來,可是反對的聲音一響起來,哪怕隻是一個兩個,為了民主,這件事也隻能暫緩。
李正可不管這些,依舊我行我素,剿匪、打鬼子、睡大覺,三不誤。
氣得最高首長罵熊孩子沒心沒肺,沒有上進心。
雖然高層沒能把李正調到蘇區,但是,又一個針對李正的計劃開始了。
那就是,擴軍!
現在的赤色軍團隻有一個軍左右的兵力,而如果真的是軍團的話,兵力還得增加幾倍。
最主要的是,高層另有想法,他們要將李正的影響擴大到極致,要將李正部隊擴張到全國。
這件事,別人不敢做,也不能做。隻有李正敢做,也能做。因為李正是熊孩子,連大總統都對其愛恨交加、刮目相看的熊孩子。
李正哪知道啊?還在傻乎乎的征兵呢?他要是知道,征完兵都得自己管,估計,他都能把征兵辦的人掐死。
本來跟著李正,要輔佐他的大佬,已經返回蘇區。因為大佬發現,自己根本就插不上手。一切,李正自己就能擺平。
李正現在身邊軍部一眾,就是王大炮了。李正覺得,是時候把王大炮安排下去了。再不安排下去,等解放了,王大炮沒有一官半職的,貌似也不是事。這些年來,來年陳半仙都是師長了,而王大炮的官職因為一直保護大姨夫的原因,還是少校警衛營長。自己確實很對不起他!而且,王大炮又不像自己,不想當官。
李正思來想去,決定把王大炮下放到下麵鍛煉一下,但是不要離開自己的視線。
正好,陳半仙的一師有個團長的空缺,李正便給陳半仙打了招呼,把大炮安排了過去。
王大炮不想走,他現在覺得跟著李正就很好了,也不再以前那樣想當官了。
李正堅決不允許,李正已經決定,一定要在小鬼子投降之前把王大炮火毒提拔上去。當然,自己得利手下都要往上提。李正現在位居權重,迫不得已,也得考慮一下建立自己以後陣營了。畢竟高處不勝寒!
李正把王大炮下放以後,下一步就是把紅色尖兵每一個成員都妥善安置,起碼會讓他們在解放後都有個好的職務。如果此時不給他們規劃好的話,納悶解放以後,即使你是抗日英雄,沒有個一官半職,在和平歲月裏也會被淹沒,變成市井小民,逐漸被人們淡忘,甚至......
李正一係列的動作引起了高層的警覺,但是,卻沒發現什麼不好的苗頭。因為他們不知道馬上就要解放了,也不會知道,解放後發生的一些事情。而且,李正做的天衣無縫,下放的人員每一個都師出有名,不會給人留下話柄。
但是李正犯了一個常識性的錯誤,那就是變動太大太快。而且都是與他關係密切的人。
朱總指揮最早發現了李正的異動,趕緊找李正談話。
李正可定不能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隻能編瞎話說,現在小鬼子的氣焰液晶被打壓下去,如果有一天小鬼子被趕出中原,那麼,內戰不可避免,到時候憑借八路軍的兵力絕對很難喝國軍抗衡。所以,自己著眼未來,想早些彭陽一批能打硬仗的指揮人才。而自己下放的這些人,是自己最了解的人,理所當然成為他培養的對象。不了解的,他也不敢瞎培養,萬一出現偏差,對八路部隊可是會造成難以估計的損失。
朱總指揮一聽李正的解釋,當時就眉開眼笑,讚揚李正同誌遠大卓識,高瞻遠矚,還鼓勵李正同誌將此精神發揚光大。
朱總指揮回去後立即上報最高首長,最高首長也非常高興,他雖然知道李正各方麵都很厲害,可他沒想到一向怕麻煩,連官都不想當的額熊孩子居然開始為以後的發展考慮了。
最高首長高興之餘,在許多高層會議上讚揚了李正。
如此,李正所做的事情不但無過反而有功,不但沒露餡反而被冠上了光環。
李正嚇出一身的白毛汗。
他可是知道政治的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