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也真夠意思,一字不差地,連李正同誌的口頭語都原汁原味地刊登出來。
還別說,聲明一經刊出,那人就潛水了,自此以後消失了。李正估計是水性不好,淹死了!
王大炮帶隊潛伏在東山坡附近,並沒有立即行動。他在等,等張家口戰鬥的槍聲。
張家口一旦開戰,如果戰況危機,鬼子必然會把這裏的守軍調走一部分。到時候,五特部隊就會輕易控製這裏。
李正部隊簡單修整後,兵分四路,東、南、北三個方向挺進,與此同時,李正派出善於敵後破壞的偵查破壞集一身的偵查連隊,深入敵後,破壞張家口至北平的鐵路,以防鬼子逃跑。
李正是鐵了心的要全殲鬼子了。
張家口的鬼子是真不想打,在李正大軍勢如破竹,長驅直入察哈爾之時,張家口的鬼子指揮官原木少將就致電司令部:在敵東西夾擊張家口情況下,我軍擬在敵人進攻時隻進行掩護戰鬥,不作堅守。
這個電報傳達到山本司令那裏,山本司令當時就急眼了,張家口地理位置何其重要?你丫的掩護戰鬥?這不明顯是想棄城逃跑嗎?
山本司令立即罵罵咧咧的回電:若預先即決定不打,則將喪失可打之機,對於軍心士氣亦很不利。你部應集中主力,設伏適當地區,待敵分路前進之時,重兵殲滅其一部。可打破僵局,再伺機而動。
同時,山本司令同意原木在不得已時可以撤退。他是不得不同意啊!現在中原形式逆轉,日軍十戰九敗,士氣極其低落。此時,山本隻想保存兵力,以期東山再起。
山本現在倒是想救援張家口,隻是,他也是四麵楚歌啊!現在不是他主動挑起戰爭的時候了,而是處處被動應戰。日軍部隊別說增援張家口,呆在原地都舉步維艱。也就東北三省還算穩定,但是抗日遊擊隊也是經常搞得他們焦頭爛額。
山本本想著調集東北三省的軍隊支援張家口,可是他不敢,因為他得到日本內閣的情報,蘇軍正伺機想中原進軍,幫助中原抗日。而蘇軍進軍中原的和可能是東北和張家口。
東北的軍隊不能調,河南,湖北離得太遠,遠水解不了近渴。而最近的河北兵力根本就動不了窩,八路和國軍正虎視眈眈的等著他挪窩呢!即使張家口失守,山本也隻能眼睜睜看著。
按理說,張家口之戰,可以派飛機支援的,可是,因為鬼子飛機一升空,就會被國軍和美英聯合作戰空軍給攔截下來,而且,山本也真是怕了李正部隊的高炮部隊,那可真是神準啊!但凡進入他們射程的,幾乎無疑落網。
山本亞曆山大,腦袋都膨脹了。
張家口戰役打響!
李正部隊橫衝直撞全速出擊,直逼張家口鬼子大本營。
本來,在李正部隊進入察哈爾之前,張家口的鬼子指揮官原木和一眾參謀研究之後,認為張家口西線會成為李正部隊進攻張家口的輔助進攻方向,而東線才是李正部隊的主攻方向。
鬼子這麼想也正常,因為西線山路多,不好走,易守難攻,而東線一馬平川,可以長驅直入。
可是,原木哪曾想到,李正部隊從來不按套路出牌,居然采取西線主力,東線輔助的進攻方式。而且在時間上,李正部隊也完全出乎了他們的意料,他們做夢也沒想到李正部隊會這麼快就打到了家門口。
鬼子哪裏會想到,李正部隊最善於的就是山地作戰,穿山越嶺就跟玩似的。
就因為鬼子在世間和方向上判斷失誤, 因此在兵力配備上,將主力置與東線,準備打殲滅戰,將大量偽軍配置於西線。
這麼一個配備,從一般軍事常識說來,應該是無可挑剔的。但問題是,麵對的是無論戰略、戰術都不同凡響的李正部隊,麵對的是從不按套路出牌的李正,這個戰略安排就有點南轅北轍了。
李正采用的是戰史上有名的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聲東擊西之妙計,徹底隱蔽了自己的進攻目的。
隻是,這隻是李正其中一記,李正還有計中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