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再打河南(2 / 3)

尤其讓天皇氣憤至極的是德國,八嘎呀路地,小德不是和我聯手發動二戰嗎?怎麼又調轉槍口對準自己了?

日本內閣緊急磋商,也沒磋出結果。

日軍在太平洋戰場和中原戰場的形勢惡化,兵力不足與物資緊缺到驚人的程度,後繼無力,是日軍不可改變的現狀。

最終,沒有一位議員看好這場戰爭,百分之六十的議員建議從中原撤軍。

但是天皇為了保住自己的顏麵和地位,集所能集結的各方力量,向中原猛撲。他要來一次垂死掙紮,最後瘋狂!即使必輸無疑,也要咬下中原一口肥肉下來。

天皇一麵命令各侵略中原的部隊絕地反擊,一麵急令山本,要其加快把在中原獲得的各種物資運往國內。即使戰敗了,還得到的東西不是?起碼,這場仗沒白打!

山本接到天皇命令,不敢怠慢,一方麵偷運資源物資回國內,一方麵發動主攻戰鬥。

山本似乎不願意與八路碰麵,有意避開八路占領地區,猛攻國軍統治區。

而此時,八路軍一路凱歌,所向披靡。

可是,國軍卻無能再現:國軍正麵戰場出現了大潰敗的局麵,先後喪失了河南、湖南、廣西、廣東等省的大部分地區和貴州省的一部。

日本華北方麵軍輕易擊潰河南省國軍軍,打通了平漢線之河南至武漢段。之後,華中的日軍乘勝追擊,擊敗長沙國軍,一路追擊至湖南南部重鎮衡陽。國軍雖然頑強抵抗,但最終落敗。

華中日軍與華南日軍又聯手進擊桂林、柳州等地,一路占領廣西,打通湘桂鐵路,最後打到貴州獨山,劍指重慶;另一路則從衡陽南下與廣州北上的日軍打通粵漢鐵路。

李正得此消息後,氣得把辦公桌都拍碎了。麻痹的,國軍真是一個付不起的阿鬥,老子幫他把河南打下來了,他居然又給丟了?

國軍丟東西丟的太快了,李正想幫都幫不上。

別說李正義憤填膺,連世界都無語了。

全國輿論嘩然,各界痛斥。抗議人群,在各地遊行,高呼大總統下台,國軍換將。

有的地區,還打出標語:國軍滾蛋!歡迎八路進城!

八路對此沒有做出任何任何反應。

大總統可是把老臉都臊壞了!

大總統氣得把手下將領挨個罵了一遍,最後,大總統要處死幾個失職者。

陳誠和胡宗南是大總統最信任的人,此時,二人急忙出來勸解,才保住了幾個失職者的小命,但是,命保住了,官職連降三級!

這場大戰役日軍事先就已經做了精心準備,兵力也經過大大補充。而國軍因為長期的“消極抗日、積極反共”,心不在抗日上,屢戰屢敗,就像習慣性流產似的,稍有風吹草動,就流產了。再者,國軍的一部分精銳部隊被調往太平洋戰場,也是明顯消弱了國軍部隊的戰鬥力。再加之腐敗成風、軍人素質低下,這才導致大潰敗。

國軍大潰敗的結果,是日軍最終控製了華南交通動脈粵漢鐵路,將“大陸交通線”完全打通。

這場戰爭盡管達到了日軍絕地反擊的作戰的企圖。可是,畢竟兵力以及物資難以為繼,雖然搶占了地盤,但卻無力去維護“大陸交通線”的暢通。因為要維護占領的地盤,日軍的兵力不得分兵個城市駐軍。山本也很撓頭,隻能繼續以往的用中原人管理中原的政策,用少量日軍控製大量偽軍,駐守各個城鎮。

要不說,中原某些人的骨頭就是軟,軟的抬不起頭,直不起腰,連骨氣都撒氣了。

其實,此時正是國軍反攻、奪回城市的有利時機。

隻是,國軍士氣大衰,已經被小鬼子嚇破了膽,竟然錯失良機,依然節節敗退。

隻月餘,國軍就損失兵力30多萬,丟掉已有領土的百分之二十。

照此下去,中原危矣。

此時,五國對國軍政府和大總統徹底的大失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