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000米左右的高空投彈,要求的投彈的地麵靶標是100米左右,因為目前最好的裝備了最先進的諾登瞄準器的轟炸機的投彈精度也就是在1000米以內的範圍左右。因此,100米的精度要求難度極高。
提尼安島上總共有3個機場,大隊在北端的機場上跟周圍毫無接觸,完全封閉,任何無關的人不得入內,要有特別通行證相關的人才能進去,而且他們也不跟外界接觸。所以,當時駐紮在該島上的其他航空部隊對此非常不理解,他們納悶,這個部隊每天無所事事,得到的保障卻是最好的。而509大隊的成員隻知道將來要執行一項特殊使命,在這項任務到來之前,他們每天隻能進行精確投彈訓練,其餘的時間就在基地的俱樂部裏消磨時光。
二十一航空隊每天都去轟炸日本。
美國太平洋西南戰區總司令,太平洋美國陸軍司令道格拉斯親自啟動作戰計劃。
幾十架號稱超級空中堡壘、空中王牌的美國B29重型轟炸機自印度起飛,在中原成都機場加完油之後,直飛日本九州。
此次空襲是經過精確設計的。就連B29轟炸機的往返和續航時間都是經過細致測算的。據測算,從中原成都到日本九州全城隻需8個多小時,時間上,前後不差十分鍾。而B29的續航時間可達20小時。完全適合此次任務。
鬼子既然全麵發動戰爭,就不會不重視情報工作。
美國B-29機群從美國向東飛越大西洋至非洲北部,然後又經阿曼灣以東的卡拉奇進入印度,而且很快轉至中原西部地區的情報,被及時送達到日本天皇手中。
天皇大驚失色。
天皇立即下令阻止。
阻止的手段隻有一種,破壞成都地區的幾個機場。
為破壞成都附近的機場,敵第5航空軍在其“九九”式雙發輕轟炸機上,加裝了副油箱並減輕2名乘員,從嶽陽以北的白螺磯機場起飛,於夜間以單機跟進,對成都附近的各機場進行了轟炸。
B-29重轟炸機,是在轟炸德國負有盛名的空中堡壘B-17的基礎上設計而成,故又稱超級空中堡壘,該機從1939年開始設計,1942年12月初試飛完畢,之後,即成批生產。1943年6月美軍裝備了新成立的第58轟炸團,11月裝備了第29航空隊。
B-29重轟炸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在防護火力、載彈量、飛行速度、實用飛行高度等方麵,屬於較好的飛機,尤其是它所使用的雙排、星型、氣冷、18氣缸之4台大功率發動機,每台功率在海平麵高度625米時,可達2140馬力,加之它裝有高空變速增壓器,即使飛達空氣稀薄之同溫層,由於空氣增壓器的作用,發動機仍有足夠的進氣量保障正常燃燒,而發揮其功能,使飛機在高空仍可保持較好的機動性。該飛機總重量64噸,最大時速576公裏,最大航程9400公裏,最大載彈量9噸,而且配備了12.7毫米口徑機槍12挺,20毫米口徑機關炮一門。機艙內乘員可達10名。
轟炸日本北九州八幡製鋼所的是美國第20陸軍航空戰隊,其作戰區域為遠東和東南亞,其使用之基地主要為印度的卡拉格普爾,錫蘭和中原的成都。原定的第一期作戰任務,是以單機進入,轟炸高度為8000至10000英尺或14000至18000英尺。總出動量約五百架次,主要攻擊、轟炸日本的鋼鐵工業,港內船舶與碼頭,以及重要城市;第二期作戰任務,是重點攻擊、轟炸日本的飛機工業。
此次轟炸,被命名為曼哈頓計劃!
位於日本福岡縣的下村定中將之西部軍司令部,接到朝鮮南部濟州島上雷達警戒機站的緊急報告:敵我不明的機群,正在海上向東飛行。
隨即不久,日本本土發出防空警報。十分鍾後,先鋒戰隊的七十架B-29轟炸機已到達八幡的上空並開始投彈。
此時,日本陸空軍,駐於八幡市的山口縣小月機場的日軍飛行團,立即以十五架鍾馗Ki-44“二式”戰機,升空攔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