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時局(1 / 3)

不過,何應欽和李正可是曾經合作夥伴,一個眼神,雙方就心領神會。

兩人根本就沒有讓岡村寧次看到水火相向,而是愉快地接受了岡村寧次的投降書。

岡村寧次傻眼了。

岡村寧次此舉,其實是幫助了八路。

杉山元作為新任中原戰區代表也出席了投降儀式,隻是,他顯得微不足道,無人問津。

其實,曆史上的投降文獻並沒有披露真實情況。當時,並不是岡村寧次向何應欽呈交的投降書,而是他的參謀長小林淺三郎。

而且投降儀式中,作為投降代表的岡村寧次都沒有呈繳象征武器的佩刀。其原因是,國民政府代表和在鬼子事先商量決定的。

作為勝利方國民政府代表丟盡了中國的尊嚴。

簽字結束後,上千架美軍飛機從東京灣上空呼嘯而過,慶祝這個具有偉大曆史意義的時刻。

投降書的簽署,正式宣告日本軍國主義的徹底失敗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後勝利。

抗日戰爭及第二次世界大戰至此正式結束了。

舉世歡騰!

與此同時,八路和國軍幾乎同時在各地開始接受小鬼子投降部隊,收複地盤。

對此結果,大總統很不滿意。他認為,受降應該是他一枝獨秀。

但是,現在還不是內戰的時機,畢竟小鬼子還沒有徹底滾出中原,大總統咬咬牙,決定秋後算賬。

話說八路方麵,上次,最高首長見李正,是要給他升官來著,可是李正和最高首長談了半天,李正勸說最高首長,現在頻繁的生他的職,會遭人嫉妒,對自己不好,而傳出去大有自封為王之嫌。本來至今,八路的編製還在國民政府,自己這裏卻是封疆封王,讓人懷疑不軌。

其實,依李正的意思,八路早該自立為王,因為八路才是得民心的部隊,是百姓擁護的部隊。得民心者得天下,大勢所趨!

但是,現在內戰還沒開始,如果此時被國民政府倒打一耙,即使沒什麼性命之憂,卻也影響了八路軍的形象和地位。

李正是極盡推脫,最高首長卻堅持升李正的官。

要不說人家咋會成為一國領袖,而李正不能呢?就因為李正沒有那麼深的政治嗅覺和遠大的遠見卓識。

李正的一些遠見都基於他是穿越者的身份,因為了解那段曆史,所以才有遠見卓識!僅此而已。

李正覺得自己就是個冒牌貨。

最終,李正幹不過最高首長的軟硬兼施,同意出任八路軍副總司令,八路政府總政治部副主任,兼赤色軍團司令,地方治理總局局長。

為了讓李正順心,最高首長同意李正辭去外交部長的職務,此職務由周書記兼任。

即使如此,李正也是相當鬱悶,越不想當官,官升的越快。

最後,最高首長強硬的指示,李正從今後隻準許在後方指揮,不許上前線。

李正知道,這是最高首長對自己的關懷。

感動的同時,李正心頭莫名的慌亂。

不過還好,李正如願以償,沒有留在蘇區。並不是蘇區不好,而是李正不想留在最高首長身邊。伴君如伴虎,一直是李正懼怕的真言。

當然,李正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話說鬼子投降了,可是還在沈陽兵工廠裏的鬼子技術人員卻不知道該怎麼辦了。他們是戰俘還是什麼?按理說,應該算是戰俘,但是他們又是有功之臣,最起碼,人家聽從李正的安排,把兵工廠撐了起來。可以說,他們是間接靠上戰俘的邊,也是間接脫離了戰俘邊。

不過,他們的擔憂是多餘的。李正居然敢用他們,敢許諾他們爆他們無恙,就不會把他們納入戰俘營。

李正向上級請示,將這些鬼子納入可教育好的侵略者行列。不予以戰爭起訴。

兵工廠的鬼子們感激涕零,請求留在兵工廠繼續工作。

如今,兵工廠搞得還算有聲有色,但是畢竟李正接手的時間太短,一切都在磨合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