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潛修刀法(1 / 2)

三個人如願以償的拿到了相應的武技,紛紛在管事處辦理了手續,這才在一片歡聲笑語中走出了藏書閣。

這一次三人的麵子可真可謂賣到了頂天去了,都被蘇管事“特殊照顧”給予了兩個月的期限,也就是說,在兩個月之內無論如何一定要掌握到各自武技的精華所在,要不然,練了個半吊子放在那,還要費勁心思的再一次借書,如此耽誤下來,很容易就耽誤了學業。

可好在景翀有了一回經驗,故此,兩個月時間對於自己的預測而言,應該是綽綽有餘的了,所以在這個上麵他倒是沒有多出一分的糾結。

而且,一回到雜役院之中,他就開始了迫不及待的翻閱起來。

百戰七玄刀,這本獸皮書看起來不是甚厚,但其中的內容卻顯得特別的豐厚,一時間倒是讓景翀感到異常的新奇。

其實修煉武藝之初,大同小異,特別像這些武技之類的,其規劃大多都是按照,總綱、訣竅、內涵、招式的規律排編而成的,修煉武藝就首先要明白其中心思想所在,然後領悟內涵與訣竅,最後才能更好的去運用招式。

而百戰七玄刀也不例外,首先介紹的就是刀法的入門所注重的刀中八法,掃、劈、撥、削、掠、奈、斬、突等八字訣要。

此八大訣要說起來正好與自己修煉的旋風百步無影掌的鬆、慢、勻、大、空、虛、靈、靜八字有著相輝呼應的暗牽哲理,也難怪說,蘇管事會說二者配合天衣無縫了。

而刀中八法意境深遠,不僅僅是八種要訣,更是揮刀的八種方法,以此演變,便可衍生出七種玄妙絕倫的招式。

其中“掃”與“劈”字為例,結合一處就是一記“橫掃千軍、劈風斬浪”。

看似一招,實則需要兩個動作來完成,舉刀之時看似鬆、慢,實則蘊藏先機,利用外表迷惑敵人,故此揮刀之時也一定是要攻其不備出其不意,威力之強橫卻令人心忙意亂、防不勝防 。

第二招,則融合“撥”與“削”二字的“撥亂反正、削鐵無聲”,充分的利用了第一招的攻其不備出其不意的特征,手腕翻動,還攻為殺,冷不丁就已成就章法,殺人與無形無聲。

第三招,是“掠”與“奈”的結合,充分利用“掠”的霸道與“奈”可令人無力的特性,組成一記“浮光掠影、亡可奈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刀光閃動,人息寂滅。

第四招最為直接,也是刀法的至高手法所在,“斬”與“突”,大多可用於群戰或混戰之中,也是一招極其浪費力量的招式,二者相及就是一記“斬盡殺絕、狼奔豕突”,刀鋒過處如狼奔湧,殺伐敵人四處潰散。

此四招乃百戰七玄刀的上四招,用於正麵相抗拚死搏擊所用的,故此威力也大的驚人。

而反將回來,第五招則重複上麵的幾個招式,首先就是以“劈”與“撥”兩招動作結合形成的一招,“劈風斬浪,撥亂反正!”,先是迅猛無敵,然後則粗中求細, 一剛一柔,動靜結合,無疑在境界上有了深遠的提高。

第六招,則 “削”“掠”組成的“削鐵無聲、浮光掠影”,此招結合,刀的速度可達極限,以極靜如刀,悄然無息,使刀者要本著,誌堅、意狠、心毒、手辣四個原則,刀行之處雷厲風行,一刀斬出、必見其血,幾乎在浮光一閃之間,敵人就已命喪當場,大多都在一招製敵,還無二招,其威力之強悍令可令人聞風喪膽。

第七招“奈與斬”,但凡後三招又叫做“下三招”大多講究的都是技巧與計謀,所以有些地方是見不得人的,故此其威力也是強悍的無言可表,特別是這第七招,順應第六招的浮光掠影,刀鋒一轉,化極靜於極動,極動而躁、其心必亂,就在人心無力、反抗無措之際,刀反其手,從背後將其人頭斬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