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的清晨,沈月早早地被屋外的鞭炮聲喚醒了,房中炭盆裏的碳早已燃盡,模糊中還能看到一點點的火星花,隱隱約約能聽到外麵侍人們走動的聲音。沈家雖說是沒落世家,但是原來世家的那一套規矩還是在的。年初一的早上,沈家子孫必定要先去沈家祖宗牌位前上香叩首,進行一係列複雜的祭祖過程,據說這樣方能保佑沈家人來年一帆風順,平安美滿。
甄氏也早早地醒來,看著鏡中人,眼眸下一片烏黑,臉色也是略顯蒼白。捯飭一會兒後,鏡中人方有點氣色,換上一套大紅色的襦裙,外披一件淡粉色的毛裘便出門去了。
敲開沈月的房門,隻見小姑娘也起身了,侍女正端著熱水給沈月洗漱。洗漱後的沈月皮膚白白嫩嫩,其中還透出一絲紅潤。抹上帶有玫瑰香味的麵脂和帶有淡淡粉色的口脂,又挽上雙垂髻,係上紅色的綢帶,穿上淡粉色的繡花裙,披上那火紅色的狐狸毛裘,仿佛是一個活靈活現的小仙女。
“咱們月兒長了一歲,變得更美了”鏡子中映出甄氏的身影,眸中盡是歡喜之色。
沈月起了身,向甄氏行了一個大禮,“娘,新年快樂,月兒祝娘身體安康,萬事如意。”
甄氏扶起了沈月,摸了摸她額前的小碎發,“娘也祝月兒身體安康。”從懷中拿出早已備好的封紅,放到沈月的手上。看著那厚厚的沉甸甸的紅包,沈月露出燦爛的笑容,“謝謝娘。”
此時的沈家前廳已聚滿了人,沈老太太依然坐在主位上,接受著子孫們的跪拜,爾後當然也少不了封紅。廳中的女眷們一律穿著大紅色或者是淡紅色的毛裘與衣裙,而男人們則穿著藍色或深藍色的衣衫或是大麾。
祭祖的用品早已備好,眾人便浩浩蕩蕩地來到沈家祖宗牌位前,三叩首後,又是敬酒,又是誦經吟唱等等,足足折騰了兩個時辰。此時的沈月已經餓得肚子咕咕叫,應該說不隻是沈月,沈家眾人都未用早膳便來到此處了。祭祖前,沈月偷偷吃了幾塊菠蘿酥餅,但是跪了兩個時辰,慣常體弱的她當然是有點吃不消,也隻能在那裏勉強著。甄氏知道女兒的狀況,但也不敢明目張膽地扶著她。
半個時辰後祭祖儀式總算完成,沈月的雙膝已經是跪得無力,小腿更是發麻。猛地站起來,眼前一片發黑,身體便往前傾倒。甄氏立即攙扶著沈月,輕拍了她的小臉。沈月才反應過來,向甄氏報以微笑,看著這樣的沈月,甄氏哪能不心疼,但是也隻能忍著。
正月初二是外嫁女回娘家探親的日子,大夫人閔氏和二夫人王氏因為娘家在洛城,所以早已讓人打點好,帶著自己的丈夫和子女登上馬車。而三夫人甄氏的娘家則在較遠的臨州,往些年都是在初八才回去個五天,十四那日才會回到洛城。而在初二這日,通常沈榮會陪著甄氏和沈月外出逛廟會,到洛城最出名的珍饈樓裏吃飯,又陪著妻女去逛首飾鋪、衣裙鋪,晚飯前才回沈家去。然而今年,三房少了沈榮,甄氏和沈月當然也不外出了。兩人都呆在房裏,沈月在一旁看遊記,甄氏在一旁縫補著衣裳。
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便到了正月初五的早晨。陽光明媚,天氣仍然寒冷,但風卻沒有往常那般猛烈,反而是輕柔般吹佛著,順著陽光把溫暖吹進心房。甄氏早早地便起身了,洗漱過後,在鏡子前梳妝著,今天的她挽了一個墜馬髻,插上了琉璃石鑲嵌的朱釵,戴上紅瑪瑙寶石耳環,又穿了一條淡粉色的高領子的襦裙,再用螺黛畫了一下那雙遠岱眉,擦上一層淡淡的脂粉,抹上了顏色鮮豔的口脂,頓時顯得她如十八少女般。看著鏡中之人,雖無冰機玉骨,但卻媚態叢生。
沈月今天梳了一個雙丫髻,圓圓的小臉紛紛嫩嫩的,今天她也特意穿了沈榮送給她的那件紅色狐狸毛裘,顯得她更加嬌俏可愛。
“娘今天真美,就像書裏麵說的,美若天仙。”沈月走近甄氏身旁,抱住了甄氏的腿。
“月兒今天也很美,比娘還要美上三分。”甄氏嗬嗬地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