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成了名副其實的霸主,美元完全取代了英鎊,這個時候日不落英國再也不可能用槍炮跟美國人一爭高下,隻有請來了經濟學大師支著。事實上丘吉爾的話已經給凱恩斯下了必敗的結論。20世紀70年代末,英鎊不得不尾隨美元進入管理的浮動彙率時代。
雖然凱恩斯失敗了,不過英國政府一直在利用凱恩斯需求管理理論調控英鎊利率。
1986年,也就是魯賓剛剛將戴維斯與莫裏遜挖到傑潤的時候,英國的女首相撒切爾夫人拋出了國有企業實行私有化的執政綱領,私有化的主要渠道是通過股市向私人企業和公眾出售國有股。
英國的銀行跟經紀商的分業開始進行改革,英國國內一場由自由浪潮引發的金融大爆炸在倫敦開場。
撒切爾夫人的改革讓莫裏遜看到了機會,在這場改革的過程中,大量的資本湧入英國,英國開始出現貿易赤字的狀況,財政大臣尼格爾·勞森(Nigel Lawson)一直授意英格蘭銀行在公開市場拋售德國馬克,試圖通過壓抑英鎊彙率來改變貿易格局。
莫裏遜力薦魯賓買入英鎊,理由很簡單,現在國際上的各路盯住的是撒切爾夫人推行的改革。英鎊對馬克的彙率還在攀升,英格蘭銀行的拋售行為有一點自殺的味道,英鎊升值提高了英國商品在國外市場上的價格,對英國的出口行業是極為嚴重的打擊,這不是貿易逆差巨大的英國政府想要看到的結果。為了改變這個局麵,財政部一定會宣布提高利率,這樣一來國外資本就會大量流入英國。
高盛決定賭一把大的,大量買入英鎊拋售馬克。莫裏遜的判斷讓魯賓激動萬分,紐約的交易員們早上5點就起床趕到了傑潤的交易大廳。已經接掌高盛大權的約翰?溫伯格一大早趕到交易大廳時,發現整個交易大廳已經人滿為患了。
這一天,在政府頗有人脈的戴維斯已經掌握到確切消息,英國政府將放棄抵抗,英格蘭銀行將放棄對彙率的幹預。尼格爾·勞森在撒切爾夫人的授意下,宣布政府允許英鎊上浮到3個德國馬克兌換1個英鎊的彙率水平之上。
英國彙率飛漲,傑潤的交易大廳掌聲雷動。
大衛·莫裏遜留給高盛一句至理名言:國際資本流的壓倒性優勢,中央銀行的幹預很少能夠取得成功,因為經濟形勢決定市場的最終走勢,而不是市場操縱經濟形勢。高盛人憑借莫裏遜的名言,駕馭著馬前卒傑潤籌劃了一個更大的陰謀。
埃尼集團,就是最有機會成為全球石油天然氣老大的意大利最大的國有企業,在高盛的操刀下,進行了私有化。高盛為了拿到這塊肥肉的私有化主導權,並成為埃尼的影子股東,高盛不惜讓傑潤在歐洲展開一場血腥的貨幣屠殺。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邪惡軸心國之一的意大利,在墨索裏尼的法西斯獨裁下,千瘡百孔。意大利政府為了拯救崩潰的經濟,大量推行國有化,能源、郵政、電訊、鐵路等均為政府控股。但是到了20世紀70年代,以最大的石油公司埃尼集團為首的國有企業,開始出現利潤急速下滑的現象。
國有企業的利潤下滑,意大利經濟則一直不景氣,增長緩慢,失業增加,意大利需要實行低利率政策,以降低企業借款成本,讓企業增加投資,擴大就業,增加產量,並刺激居民消費以振作經濟。意大利政府不斷對這些企業進行重組,為了避免貿易逆差的出現,尤其是彙率的大幅度波動帶來的負麵影響,意大利加入了以英鎊、馬克為核心的歐洲彙率體係,企圖通過加入這個體係,確保意大利的金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