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崇禮話裏的意思,簡單來說,就是二房還不夠分量請得動那麼厲害的殺手。
顧崇禮為官多年,到底比顧寧多一份見識。
如果江湖上的殺手組織隨意就接刺殺朝廷命官的單子,朝廷甚至皇上第一個派人清剿這些組織。
但京城那次的刺殺卻出動了五十多個武功高強的殺手,這隻能說二房背後有人,而且對方很有可能權勢很大,才能派得出那麼多人來刺殺顧崇禮,而這才是顧崇禮所顧忌的地方。
顧寧吃了一驚,卻有些不解:“可是父親,除了二叔,誰會和我們家有這麼大仇?”
官場上講究動文不動武,官場鬥爭,權力詭譎,耍陰謀詭計可以,卻不會輕易動殺手。
這樣子看來,對方就不太可能是父親的政敵。
但顧家有什麼值得對方顧忌的,才非要害人性命。
顧崇禮目光落在顧寧那肖像她母親的臉上,心裏有個猜測,但卻並不打算告訴顧寧。
“也許是爹爹以前不小心得罪了什麼人,對方一朝得勢,就要報複爹爹。”顧崇禮見自己這麼一說,顧寧就露出不讚同的目光,心裏竟有些哭笑不得。
女兒太聰明了,撒個謊也不容易啊。
目露無奈,顧崇禮沉吟幾分,道:“如今四大世家雖大體上同氣連枝,而京城顧氏的聲望對爹爹的仕途上也多有幫助,但在利益麵前,多大的交情都經不起考驗,也許是爹爹身為金陵通判這個位置擋了別人的路吧。”
顧崇禮口中的四大世家,分別是金陵顧氏,汾州衛氏,青州範氏與襄陽喻氏。
當初太祖打天下,四大四家出錢出力,襄助很大。
汾州衛氏以擅長造兵器出名,根基深厚,而如今的燕北靖王妃就是出自於衛氏。
青州範氏則是最為神秘的一族,不僅善占卜之術,還通謀略和兵法,據說當初太祖身邊最為信重的謀士就是範氏子孫。
而襄陽喻氏則根基最淺,但他們的財富卻是其他三姓所不能比的,喻氏子孫天生經商天賦出眾,如今民間甚至有個說法,天下富商,十之一二出自喻氏。
而顧寧所在的顧氏則以出讀書人聞名,江南多才子,顧氏所辦的南山書院更是集中了大乾朝泰半的人才,因此顧氏出仕的人最多。
不過顧崇禮這一支隻能算得上是金陵顧氏的旁支,而如今顧氏嫡支則以京城顧氏,準確地說,是以顧太師為首。
自前朝開始,四大世家之間就相互聯姻,同氣連枝,世家在當地百姓心裏,有時候甚至比朝廷還要有聲望。
不過太祖深謀遠慮,為打破前朝世家根深蒂固的局麵,打破了四姓之間不外嫁女兒,不娶外姓媳婦的規矩,不僅親自為四姓賜婚,還納四大世家的貴女為妃。
經過幾代帝王的經營,如今四姓的勢力早已不如從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