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中年男子領著四五十個茶農去鬧事的時候,茶園裏負責茶樹栽培的趙有才一家也在議論著這件事。
正房裏,趙有才一家子都聚在一起,圍著桌子,商量事情。
趙有才的大兒子趙福瞧著上首,抽著旱煙,眉頭緊皺的老爹,有些不安地道:“爹,許管事已經領著他們去向莊頭討說法,我們真的不去……”
趙福還想說什麼,但在趙有才默默的注視下,卻是不安地低下了頭。
坐在他旁邊的是他媳婦王秀兒,她見丈夫那麼懦弱無能,恨其不爭地在桌子底下,掐了他一把。
然後她瞅了瞅公爹的神色,試探地道:“爹,我們這一家子都不支持許管事。到時候要是許管事為茶農們討到說法,他的聲望就更高了。這樣子,我們得罪了許管事,日後會不會被排擠?”
小兒子趙輝聽到王秀兒這話,就不讚同了。
他騰地站起身來,神情不忿地望著王秀兒,“嫂子,你這什麼意思?我們家還要看那姓許的顏色行事?再說顧大人待我們這些人那麼好,要是現在跟著他們鬧事,那我們就是忘恩負義的白眼狼。這種丟臉的事情,我可不幹。”
說完他又瞪了一眼趙福。
大哥真是窩囊,被新媳婦管著這樣子。
正如趙輝所說的,其實顧家給茶農們一個月三兩銀子的工錢,這在鄉下真是不少了。
普通的五口之家一個月的吃用不過才是二兩,而一年能存上十兩已經算好了,而這還是在沒災沒禍的前提之下。
這還不論顧家過年過節還會給茶農們送的肉和糧食。
這樣子的待遇,讓村子裏其他人都十分羨慕趙家,畢竟趙家是村裏少有的能夠蓋上青磚大瓦房的人家。
而這都是因為主人家的寬和和善待,沒想到大哥和大嫂還不知足。
一直沉默的趙有才聽完了趙輝的話,這才用煙杆敲了敲桌子,示意小兒子坐下來。
然後他看了一眼王秀兒。
王秀兒被趙有才洞悉的眼神看得一虛,也低下頭裝老實。
趙有才對此心裏有數,不急不緩地開口道:“你們都該清楚,如今我們家這富足的日子是誰給我們的,是顧大人。”
他吸了一口旱煙,又道:“還有你們都覺得,吳家茶園的工錢比我們多了二兩,我們這裏也應該漲工錢?”
趙福和王秀兒都知道趙有才這是在質問他們,趙福還好,知道羞愧,王秀兒卻有些不服。難道不應該嗎?
趙有才將大兒媳的神情納入眼裏,心裏暗歎,這兒媳婦是娶差了。
他看了看兩個兒子,歎氣道:“這世上哪有天下掉餡餅的便宜事情,這吳家的工錢為什麼之前不漲,偏偏這時候漲,你們想過沒有?”
其他人麵麵相覷,不明白這其中的利害關係。
趙有才也不賣關子,繼續道:“這主人家那會容許你們隨便鬧一鬧,就改變主意的。恐怕等他們一鬧,被趕了,到了吳家茶園,這工錢隻會比現在更低。”
“還有,大兒媳婦,你以後也少和許管事的媳婦來往,我們和他們不是一路的人。”
王秀兒也被公爹的話給嚇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