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謀求優勢追求卓越(代序)(1 / 1)

1998年至今,於汝民從天津港務局常務副局長、局長,到天津港集團公司的總裁、董事長,10年時間,天津港在他的主導下,推動港口深水化建設,使航道和泊位的深水化、專業化、大型化有了根本性的變化。推動港區布局改造,形成了北疆集裝箱物流中心、南疆散貨物流中心、東疆港區、臨港產業區等新的港區結構。推動發展“無水港”產業,實現從“四大貨類”(集裝箱、煤炭、石油、礦石)向“四大產業”(港口裝卸業、國際物流業、港口地產業、港口綜合服務業)的戰略轉變。港口吞吐量從不到1億噸上升到3億噸,將來還要發展到6億噸。

從2005年開始,於汝民及其團隊就加快實現提高等級、擴大規模、完善功能、拓展空間、優化環境、追求科技進步、增強綜合實力的戰略構想。建設30萬噸級的航道和泊位,完善港口基礎設施和綜合服務設施,拓寬南疆港區以及實現散貨物流中心的南擴。在投資上除了穩定生產性建設以外,還從構建和諧社會、促進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角度出發加大環境投入,改善港區麵貌。提高裝備水平和現代化管理水平,增強整個天津港的綜合實力等。

天津港逐步顯現出世界一流大港的模樣。這就是10多年快速發展的結果。在這個結果中,沉澱出的是“謀勢”的思維與實踐。

謀勢就是謀求優勢的戰略。於汝民認為,企業發展的關鍵在於“順勢而為,乘勢而上,締造優勢”,其出發點在於認清“大勢”和“潮流”。例如,認清趨勢,認清需求狀況及其變化;看清時勢,看清政治經濟社會動態;摸清局勢,摸清市場競爭形勢等。於汝民說,當時提出建設世界一流大港的概念,是在山下看半山腰,想到山頂上去,看世界一流大港是什麼。現在我們站在半山腰,還沒有看到山頂,但是我們看到更高的一個層麵,看到全球化帶來的機遇,看到了全球的資源。我們要接著往上走。  將天津港建設成世界一流的大港,這是於汝民的期望。40年前,他做碼頭裝卸工人時,就開始了這樣的奮鬥。40年的職業生涯,經曆了長期變化的過程,尤其是近十年輝煌變化的過程。2007年11月17日,於汝民在北京大學演講,分析了這個過程和結果。2007年12月27日,我帶七個研究生到天津港做了3天的考察訪問,親眼看到了世界一流大港的雛形。

這本書,就是關於世界一流大港建設的對話,其中充滿了謀勢的思維,充滿了謀勢的實踐,很有興味。例如,於汝民將“發展港口,成就個人”作為天津港集團發展的價值觀。這個指導思想就很有分量。還有,於汝民及其團隊要將天津港打造成“一所培養人才的學校,一個興旺和諧的大家庭,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這個文化定位也很有分量。與此相關的許多問題,書中用輕鬆愉快的方式給出了獨特而又睿智的探討和回答。

這本書反映的既是天津港日積月累的文化財富,又是於汝民及其團隊謀求優勢的企業藍本。我想,它會引起我們許多不同以往的管理學的思考。

北京大學副校長張國有

2009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