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床深深, 血浪滔滔。
忘川之水, 非清非濁。
河, 本該是靜的。
然而在其中痛苦哀嚎著的靈魂, 卻是打破了這裏的平靜——驀地, 扭曲的魂魄從河水中躍出個身子, 凝結的怨力纏繞在它身上。仰望著鬼府隱慘慘的天際, 淒厲的鬼哭充耳不絕。
血浪,在此時翻湧。
厲鬼被巨浪拍在岸邊的紅壤上,血浪一次次地衝刷洗滌著這條魂魄, 直到最終——歸於平靜。
滔滔忘川水,沒有源頭,沒有歸處。
伴隨著鬼府而生, 也理應伴隨著鬼府而滅。
在這裏麵, 永遠不乏哀嚎著的鬼魂。落入忘川的鬼魂不論生前多麼顯赫,終究隻有被洗淨塵埃、歸於虛無這一個下場。
於洪荒的生靈來說, 被判送入忘川, 是遠比魂飛魄散更加悲慘的結局。
黑褐色的花枝蜿蜒著向上生長, 枝頭的針形花瓣細長卷曲, 血一般殷紅、血一般刺目。不需刻意抬眼去看都可以看到化不開的怨氣在其上蔓延, 黑色的、凝繞不散。
冰冷的目光, 掃過忘川之水。
站在岸上,黑發黑瞳的青年在心底自語——早該想到的。早該想到的!在這三界六道之中,唯一一個可以鎮壓因果的地方, 是這裏, 也隻能是這裏!
思及此處,他輕闔眼眸,尋找起自己夢寐以求的那塊碑碣。
有屠戮萬千生靈的凶煞之氣和本身的磅礴法力開道,戮譚並不難以找到自己想找的東西。
在彼岸花叢的深處。
戮譚望著這熟悉而又陌生的碑碣,緩緩地,勾了勾唇角。
紅得發亮的血液之精,自指尖處溢出。
半跪下身來,戮譚用精血在那暗色的碑碣上勾寫出如今少有誰知的混沌神文。冷鬱的眉目間流露出一份近乎尖刻的厲笑,戮譚緊抿著唇角,一雙黑眸涼得驚人。
最後的一道劃痕深深刻入碑體。
因為勾劃得太過用力,戮譚食指的指甲竟是生生翻裂開來。殷紅的鮮血自破口處流淌出來,順著肌膚滴答而下。
凝望碑上的血色咒文,戮譚收手,輕輕張唇,吟唱出了一段古老晦澀的歌謠。
歌謠很短。
但就是那一首三息之間就能唱完的咒歌,卻亂了天道、停了輪回!
一時之間,洪荒之中山河動蕩、一切有常重歸無常。
但無論是諸天聖尊也好、凡塵俗子也罷。甚至,是那掌管鬼府洞徹幽冥的鬼帝酆都,在事發前後,竟都不曉得如此大災到底為何而起,為誰而起!
天道六聖,眼見蒼生蒙難、道統淪喪,紛紛求上混沌深處的紫霄宮,指望著早已身合天道的道祖能夠給予一個解決的方法。
豈料,無論是誰,最後得到竟都隻有短短四個字——“時機未到。”
時機未到,何時,才是時機?
隻身行走於混沌,鴻鈞回首默望神宮遠去,銀瞳中似乎有冰冷的波光在浮動。但那變化實在太快,不過一瞬,那一點波動的冷光便消失無形。
洪荒……
人人皆道他身合天道、貴為眾聖之師,地位超然。
但誰又知道,在麵對真正的天威時,他是何等的軟弱無力?
不甘也好仇恨也罷,甚至是僅是不平之色,都隻能深埋於心底。他所能做的,隻是順應天道,做他該做的、應當做的事。
但是,無論如何,他要將自己選擇的這條路一直走下去。
早在他舍棄魔神身份,得到天道青睞的時候,就再無退路。
算計他所能算計的一切、犧牲他所能夠犧牲的一切,或許,能夠達到他曾經的預期。
但他不知道,在得到結果的時候,他曾經擁有過的——還能剩下什麼……
於是,洪荒最後得到的說法是——
三界蒙受大難,係為玉清聖尊元始不甘西遊之後佛門大興,道門被徹底打壓,是以解開鎮壓世間因果彙聚之封印,欲趁亂興其教。
幸得道祖及時發現,修補封印,阻止大禍蔓延。
事後,太清聖尊道德,因助元始之過,被罰緊閉萬年不得出。元始天尊著靈寶天尊、佛宗二聖出手擒下,押往囚聖台,處以囚禁千載萬世之刑,永世不得出。
一代洪荒巨擘落得如此下場,不知惹多少人唏噓感歎。
又不知有多少仙神痛恨玉清為一己之私將三界拖入混戰——並因此遷怒於元始天尊所立的闡教。但事實上,除了一些隱藏的大神心中暗自揣度懷疑之外,靈寶天尊與佛宗二聖,乃至於女媧娘娘卻都明白:元始天尊,他在這件事情中不過是隻替罪羊罷了。
三十三天外的混沌深處,囚聖台與紫霄宮相鄰。
跪在殘損的造化玉碟之下,元始天尊黑發垂散,衣衫淩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