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若是說起人皇, 那就不得不提一提現任人類共主、未來地皇烈山神農氏了。
與沒有前世記憶, 並不知道自己今生使命為何, 所行諸事全靠自己摸索的伏羲相比。神農就幸運在他有一個願意充當他引路人的導師玄都。
雖然從本質上來講, 神農的資質是遠遠不如今生的伏羲的。但是, 有了玄都的教導, 神農避免了走許多彎路。
而且, 明知道神農將會成為人類未來的共主。生性認真嚴謹的玄都當然不會忽略教他如何為皇——什麼?你說玄都一個清心寡欲隱居深山的修者不可能明白什麼是為皇之道?
開玩笑!
就像後世人類所言,沒吃過豬肉難道還沒見過豬跑麼咳……基本上就是那麼個意思。雖然玄都自己沒有為皇的經驗,但他卻見是見過帝俊太一以及祖巫治族的各種方法啊。
即使這些方法並不能完全適用於人類, 可那些理論用來指點教導一下神農,也是足夠的。
是以,在神農繼任共主之後, 人類很快就發現了。比起已經退隱天外天火雲宮的伏羲來說, 神農無論是從氣度思維,還是各種手段來說, 都更加符合人皇的定義。
因此, 人類世界中由於兩代共主交替而引發的些許騷亂很快就平息了下來。除卻一些本就不服所謂共主製度的小部落趁機脫離神農管轄之外, 其他部落都很安分, 並在神農的治理之下依舊蓬勃發展著。
隻是, 看似完美的神農有一點是絕對美中不足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隨老子修習無為之道的玄都是神農老師, 故而也將一些無為的思想傳播給了神農的緣故,這位共主的掌控欲——咳,實在是令人有那麼點絕望。
對於那些趁機脫離他管控的部族, 神農的態度隻有一個:想脫離就脫離唄, 反正如果他將自己治下的人類部落治理得井井有條,日子越過越好,生活水平將那些脫離的部落甩開十八條山脈,那麼後悔的肯定不是他。
抱著這樣的想法,神農對那些脫離了他管控的部族無動於衷。卻不曾想,他這樣的舉動,卻是為自己未來的繼任者埋藏下了禍根。
未來的事暫且不提。
且說如今的神農,除卻掌控欲不足這點略有點坑爹之外,其他的地方還是非常完美的。
與常年待在崆峒山精研八卦不涉凡俗的伏羲不同,從某種方麵講算是務農出身的神農非常喜歡在部落之間走走轉轉,到處去查看一下五穀的生長狀況,亦或者是去走訪一下人類目前的生活狀況,並考察人類目前推行的製度還有什麼需要改進的地方。
雖說當初在新舊共主交替的時候,有不少部落趁機脫離了神農的掌控。但隨著時間的後延,加入神農管轄區域的部族卻變得越來越多。因此,共主所管轄的範圍,也就理所當然的越來越大。
如今,神農所管人類領土區域最遠處,已經抵達了洪荒北域、近乎與如今的巫族領土接壤的地方。
而既然要巡視領土,那麼那些地方無論多麼荒涼,神農也沒有置之不理、不去巡查的道理。
隻是,在臨行之前,神農沒有想到過,此次之行竟然會讓他第一次見到傳說中的巫族,並且也會促使他下定一個會改變他一生行走軌跡的決心。
**
黑色的中長發淩亂地散著,遮蓋住青年大半張麵孔。
一身獸皮縫製的衣服已經敞開大半,人類青年原本呈現為細致淺蜜色的肌膚如今發白泛青,那張黑發遮掩下、本來能夠被稱得上是英氣十足的麵容如今被病痛折磨得近乎扭曲。
劇痛令那名身形健壯的青年渾身肌肉不停地抽搐著,痛苦的呻/吟聲自他嘴裏傳出,卻沒有贏得不遠處正在認真采集藥材的少年的半分同情。
而在那名青年的身邊,老老少少十幾口人跪在那裏,不住地對那名青衣少年叩首,嘴裏還在哀求著什麼。
隻是,那少年心如鐵石。
無論那些人做什麼,少年始終是無動於衷。
遠遠地看到那般境況,神農不由得微蹙起雙眉——他帶著自己同樣流露出不忍與憤怒的隨從走上前去,一邊將那些老人孩子拉起來,一邊去檢查那名青年的身體狀況。
而那些人似乎知道神農是為了救他們的家人,所以也就沒有阻止神農,隻是時不時地會用飽含著擔憂忐忑與心虛的目光,隱隱地對不遠處的那名少年望上那麼一兩眼。
在神農給那名青年治病的過程中,之前被哀求的青衣少年倒是將目光從自己手裏的植物上轉移了過來。
他並沒有說什麼,也沒有打擾神農的動作,甚至無視掉了神農隨從與那些人類帶著忐忑的目光。隻是一直以一種饒有興致的眼神,靜靜地注視著神農。
待得神農為那青年醫治完畢,那名青衣少年才似笑非笑地開口道:“看來,以後你們部落裏有什麼事情,不必上我南麓山來解決了。”
說罷,那名少年轉過身去,就想要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