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長安不安(1 / 2)

是夜,青婉拎著不大不的一個盒子進了喬陽院子,見了主人雨鞋無奈的抬了抬手:“都在這裏了。”喬陽放下正研究著的玉石,伸出手指勾了勾,示意:拿過來。青婉聽話的遞了上去:“都是從壽春、潁川處送來的,還有些被言公子留下了。”

喬陽隨意的拎出一封:“我就今年少些什麼,總不能隻有陸端和來過,果然是有人送來了信件。”打開看了看署名,果然都是熟人:“竟然都沒給我。”語氣中還有些抱怨,怎麼可以阻下信件,萬一長安有什麼大事怎麼辦?

青婉自然聽得出抱怨,要是我是有人不讓給,你信嗎?替自己委屈了片刻,一點點的把桌子上平鋪的玉石給收了起來,總感覺自己背了個鍋。

荀彧、戲忠都是了現狀,一個添了個姑娘,一個身體好轉了不少,喬陽心中也知道幾分,不覺得奇怪,掃了一眼便放到一旁。又撿出一封,字跡剛勁強硬,卻從未見過,信封特別的厚,奇怪的拆開信封,喬陽先找了找寫信之人,看到之後眼睛不著痕跡的縮了一下,呂布不是剛讓蔡瑤帶了信息嗎,怎麼會又寫了信?

一眼看去,慢慢都是對董卓的抱怨之語,其如何如何的殘暴不仁,有些憤怒的看鄰一頁,生氣的看鄰二頁,憂贍看鄰三頁,懵懵的看鄰四頁,還有第五頁、第六頁,喬陽腦子有些轉不過來,不會真的隻是要抱怨一下吧,奉先不是那樣的人啊。

直到第八頁,終於有了不同,言如今董卓已犯眾怒,且大肆斬殺世家賢士。趁著新正時董卓還京。呂布欲與聯盟聯合,斬殺董卓,輔佐新帝。又新帝近年越加膽,事事依附董卓,不肯將人除去,如此下去,隻怕真的會變成一個傀儡。愁悶的是荀攸、鍾繇皆覺得並非時機,需要忍耐,可王允卻極為讚同。呂布本欲動手,卻被蔡邕攔住,蔡先生勸其來信問問,這才遞了一封。

尾處還頗有些調侃,近期可是見了許多名人,既有江東周異,又有無數美女,個個都感激救命之人。明明郭氏施恩,怎麼陡然自己得了好,是否應全數送去才好?

喬陽臉色一陣青一陣紅,郭奉孝還真的活得瀟灑,心中惱了片刻,又被董卓之事吸引了心神,呂布的太過簡單,哪裏能做出決定?喬陽幹脆一陣狂翻,心中也越加焦躁。青婉撐著臉看了半,忍不住的開口:“先生,找什麼?”喬陽想了想:“找荀攸和蔡邕先生的信件。”

青婉凝神想了想,伸手拿出一封特別特別厚的東西:“在這裏,我記得言公子過,蔡先生今年回禮時,帖子裏夾雜了一封信,特特指明是給您的。”果然封口處標注著“親啟。”喬陽急切的打開,果然另有玄機,其中夾雜著二人筆記,一個獨有風骨,一個雋秀公整,前者出自蔡邕,後者明明白白寫著荀公達。

荀攸寫的簡單,隻分析聯盟散亂,隻怕朝夕崩潰,若此時刺董,隻會引發更大的動亂,況牛輔、李傕、郭汜等皆握重兵,以新正為由,入京回稟,此時刺董,非明智之舉,希望可以勸誡呂布。喬陽對荀攸也是佩服無比,他的不錯,再過三兩月,聯盟便會崩潰,各路諸侯都有私心,不是合作首選,刺董更是無稽之談。也多虧了是荀公達,荀攸本性善忍,無論是對周邊環境還是對人,大概也隻有他能不在意呂布的壞脾氣,出謀劃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