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九章 留著過年(1 / 2)

幾個人都是鐵了心了,其中尤以孫策更甚,每每喬陽話,若是不中聽了,先是麵色沉寂、再是目含憂愁、最後成了悲痛欲絕,喬陽每每都得敗下陣來,一日挨過了一日,又到了正旦之時。

正旦本是個祭祀團聚的時候,徐庶家中雖有老母,但經年在外,習以為常,雖然思念也不覺得什麼。孫策卻慢慢的想的多了起來,去歲父親猶在,今夕卻隻能祭靈,可自己也不在家中,可謂得上一句不孝,卻也無法,日日埋在心裏,麵容也不見爽朗。

守孝者不沾葷腥不飲酒,日日清茶淡飯,喬陽拎了祭祀的東西送到客院,隻有孫策伴著支長槍坐在院中,長槍平放膝上,雙手平放槍上,嚴肅而溫柔,卻像含著莫大的悲意。桌子上擺著塊暗色的綢子,喬陽歪頭看了一會兒,放輕了腳步慢慢踱了進去。

過了三米之距,坐著的人輕微的顫抖了下,雙手握緊了槍柄,又放開了來。喬陽隻當未見,把手裏提著的盒子也擺在了桌上,自己坐在一旁,隻是深冬濕冷,硬生生的打了個寒顫,孫策道:“芳芷何來?”

喬陽皺了皺眉眉頭,答非所問:“當真要如此?”孫策這才拿起了帕子,一下一下的擦著槍頭:“若是這時候離去,隻怕團圓隻是也隻能在路上了。”又道:“即為成大事者,何必拘於節,我道不覺得芳芷會是這般迂腐之人。”就是著,眼睛卻沒離開過那柄槍。

喬芳芷這才有時間打量了被握在手中的長槍,不長不短、不新不舊,槍柄中間還沾著一塊褐色,有些眼熟。喬陽手伸在一半又收了回來:“身為長子卻不在家中,若是友人來訪可怎麼辦,難道讓阿權一力承擔起不成,他才幾歲?”

“阿權也不了,芳芷在這般年齡時,都已經獨身在外求學了,家中還有母親坐鎮,他總也該學學了。”擦過了槍頭,又換成槍柄:“守孝期間,哪裏會有什麼友人?”不出的諷刺之意。喬陽也是見過陳家守孝的樣子,雖然不可能真的熱鬧無比,可依舊有著禮尚往來,哪能真的就斷了聯係,若真是這樣,不免要落一個忘恩負義、見風使舵的惡名,故而喬陽又提醒著:“還有無數舊部。”

武者一諾千金,重情重義,日後還需納於麾下,實在不適合這般冷對。孫策手上動作微頓,又成了原本的頻率:“如今,也都是袁氏的舊部了。”喬陽有些詫異,又想得清楚,孫堅的兵馬戰力自然是極高的,如今長子不過十六歲,又要守孝三年,肯定要像個理由把人都帶走,沒準還許了什麼出孝之後自然返還、以後要當子侄對待之類的廢話,可惜吃相太過難看,被人看的徹徹底底。

“可能留下什麼人?”喬陽還有這份擔心,孫策點零頭:“留下倒是留下了,隻是後來入了徐州,沒有南郡兵士入徐州的道理,故而備下重禮,讓人都回去了。”言下之意便是無人監視。喬陽將盒子往前推了一推:“陽總擔心若是袁術依舊懷疑,咱們皆在一處,更容易被賭徹底,隻是怕是怎麼也勸不得你了,如此看來,隻怕也隻能留著你過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