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四章 細細釋之(1 / 2)

喬陽果然把人送進了老宅,見了冬葵,姑娘臉上盡是滿足。又與趙風相互問候之後,才隨著郭嘉離去,一路上臉上都沒半分輕鬆,也把在許下的事情了些,郭奉孝背了手,一步一步的緊隨其後,不時的點一點頭,眼中時不時的閃過些笑意,偶爾也有些無奈。

到了家,推開了門,喬陽也到了最後:“若真是這般下去,隻怕是要出了亂子。”郭嘉摸了摸下巴:“所以讓你去了呀?”

“什麼?”這是什麼意思,她愣了片刻:“難不成主公還有別的打算?”郭奉孝點零頭,單手推著她的肩膀向裏走:“也算是個的測試吧,若是受不住那份苦回來了,便好好的做個主簿;若是能受住,自然還有別的任務。”

所以這才是一直沒有給任命書的原因嗎?她想著便問了出來,郭嘉連連擺手:“不是不是,那東西是我扣下來了。”換來一個瞪眼:“有些事情,隻看著,看的就更清楚了。”郭奉孝湊近了些許:“先實驗,後麵才會是調整。”

不過就隻主公早知道麾下將士是什麼樣的性格,對貧困的農人一定會多了不少同情,可治理靠的卻不是同情,若是過於心軟,往往會失了分寸,故而必定要有一人深明其中的道理,如此才能安穩長久。

喬陽輕輕的嘖了一聲:“那為何還要讓那位都尉大人去,另換了不就是了。”郭嘉絲毫不奇怪她會問出這樣的問題:“既然棗都尉能從黃巾軍中得到啟示,必然已經有了打算,不如便給個立功的機會;再者也便是那份所謂的慈悲之心,正是如此,才更適合去管理糧草。”

還真是物盡其用,這樣的人不會有私心,為了完成他心中的道義,一定會盡心盡力,毫不藏私,事實證明也確實如此,棗祗很是完美的完成了任務,增加了百萬鬥軍糧,便能解簾下的困境,甚是是日可在各地推廣起來,也就不會再為難軍糧之缺,棗祗性正直,又有上進心,曹孟德把下屬的特點摸得清清楚楚。

可這般下去,誰接手不都像是要搶了功績,棗祗哪裏能高興?喬陽佩服的看了郭嘉一眼,難怪要把任命書給攔下來,便是為了怕棗祗有被搶了功績的想法,沒了職位,喬陽不過就是個托關係塞進去的人,隻要能找個地方供著便好,利益卻是一點也不牽連,至於之後,自然有別的法。

“主公亦是有些擔心陛下知道阿陽之事,雖王司徒已亡,但司徒也曾單獨與陛下談了好些次,公達尚且摸不準陛下到底知道還是不知道,若真是知道了,日後隻會麻煩不斷;故而離了許昌更好。”

荀彧攜夫人而來:“便這般大開門戶商量,當真不怕別人知曉。”他獨自找了位置坐下,喬陽迅速的起身,多了幾分雀躍:“兄長、嫂子,主公怕是要瘋了。”荀彧失笑,又繃緊了臉:“莫要胡。”

她撇了撇嘴,又坐了下來,連荀文若都變得奇奇怪怪的,他不是應該好好地替陛下打算才對,竟然還助紂為孽,消減陛下勢力,實在是有些不符合一貫的作風。唐氏手裏拎著個包裹:“阿陽先去換身衣服吧。”喬陽順著那眼光看過去,袖口衣擺上有血跡泥土,顯眼的很,想來是在那破屋子裏沾上的,隻是因為她自己不曾注意,也未有人提醒,才一直到現在才發現,連那鬥篷,也都貢獻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