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也都有侍衛到食堂之內,明明的都是每個人都能吃得飽飽的,喬陽總是在外聽眾人聊,也從來沒聽過有誰粥稀了少了,不夠吃了,那這樣的話,到底是這麼發現虧空的,這是個問題啊。
棗祗臉上沉了沉,忍著氣解釋:“來也是巧合,某又令命一人前去注意糧食之事,一日那人看著抬出去了五袋米,看著下鍋時不禁感慨了一聲,是沒想到竟然用了這般多。沒一袋都是固定的量,該有多少鬥便有多少鬥,可那日幫廚的人物中有個屠夫,專門做了苦活,這人有一絕技,隻要過了手,便知道重量,聽了感歎便隨口回了一句,這才發現其中的貓膩。順勢找出了這欺上瞞下之人。”
那估計就是這個人從每袋之中都弄出來了一些,這樣代數是沒有問題的,要是拿的不多,又遇到了一個粗心的人,估計也感覺不出來,所以才會饒了過去,如今遇到個手感好的,自然就漏了陷,到不上高明不高明,隻能還是不當回事吧。
這人還挺有心思,知道不能從一個上麵拿,不是個傻的,喬陽摸了摸下巴,幹脆執了筆:“每日的量,又都是怎麼算的?”棗祗答道:“自然是從人數計算,每人每日都是定額,算清楚之後再多多的饒出來一點,派人從倉庫送到做飯的地方,今日最多也就是這麼多。每日做飯的都是老手,自然就知道應該怎麼安排了。”
這、還真是不負責任至極:“可男子與女子、大人與兒童、老人與壯年每日使用的數量皆有不同,大人又是如何區分的?”喬陽緊接著又問,棗祗想也未想:“無需這般麻煩,都是年前請人測定過得,出不了什麼差錯。”
真的嗎,這不就已經出了插錯了,明明每都有人從中摸走一點,卻從來沒有人餓到了、不夠吃,反倒是個個都吃的肚子滾圓,要是用了這種測量的方法,反倒是正常了:“去歲皆是青壯男子,今年卻是集齊了男女老幼,怎的會一樣?大人也應當重新再算上一算。雖然大人那人已經插手了許多時日,可也沒人過不夠吃,每都還有剩餘的,明每日的糧食即便被人拿了一部分,也都是夠的,隻怕許多都已經被浪費了。”又想了想,補充道,“還有,最近還有流民不斷的過來,若是以後出了些名氣,隻怕來人更多,可許下隻有這麼點地方,哪裏能放的下,大人不如想想,如何將人分流出去,既能賣個好,也不會誤了此時的許下。”
棗祗聽了確實覺得有幾分道理,低頭思量:“竟是因為每日都放的多了,才會如此。”喬陽趕緊點零頭:“不錯,也許在旁人眼中,也隻是怕誤會了罷了。”端了杯子淺淺的飲了口茶,都已經涼透了,難喝的緊。
“隻是,去歲明明隻是分了糧草,今年怎麼就出了這一起吃飯呢?”喬陽摸了摸茶壺,裏麵也已經涼透了,隻好罷了想要添一杯的心思,安心等棗祗做個解釋。
棗祗想了想:“去歲也是如此,隻是雖然有流民,到底不占多數,又有許多軍營兵士做活兒,這些都是在營中用飯,還有不少的本地人,沒有離開亦或是聽了之後回來定居,都知道自己家的餐具藏在哪裏,回家做飯得多。所以才會最後每家每戶都放了糧食,可今年不成,今年回家做飯的能有幾個,新來的找不到工具,幹脆就都聚集到了一起,擴建了軍隊用飯的地方,就成了今年的樣子,圖個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