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kerlof,G.,TheMarket for Lemons:Quality ucertainty and theMarket Mechanism[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70,(84):488-500

[2]KaplanS.N.,Ruback R.S.,The valuation of cash flow forecasts:Anempirical analysis[J].Journal of Finance,1995,50(4):114-122

[3]Keeton,W.,Equilibrium Credit Rationing.New York:Garland Press.1979

[4]陳君寧.蘭靖.常亞平.優序融資理論及其借鑒意義[J].經濟論壇,2004(8),76-77

[5]陳瑞華.信息經濟學[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

[6]陳文輝.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係國際比較[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2

[7]戴淑庚.高科技產業融資理論、模式、創新[M].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5

[8]董彥嶺.中小企業銀行信貸融資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

[9]樊綱.克服信貸萎縮與銀行體係改革[J].經濟研究,1999(1)

[10]範亮亮,鄧曉梅.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中國發展擔保業的基礎理論研究”(70203004)

[11]馮春莉,李正倫.企業價值評估與決策投資[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

[12]葛長有.信息不對稱情況下信貸市場的道德風險模型[J].統計與決策,2006(6)

[13]郭田勇,李賢文.關係型借貸與中小企業融資的實證分析[J].金融論壇,2006(4)

[14]哈爾·R.範裏安.微觀經濟學:現代觀點[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5]郝麗萍,譚慶美.不對稱信息下中小企業融資模型研究[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2(5)

[16]賀力平.克服金融機構與中小企業之間的不對稱信息障礙[J].改革,1999(2)

[17]鶴心.民生銀行——民營企業的綠島[J].金融經濟,2001(9)

[18]胡遲.中小企業融資:信用擔保[J].經濟管理,2000(10)

[19]胡凱,謝申祥.企業控製權理論綜述[J].經濟縱橫,2006(6)

[20]黃海滄,李建琴.中小企業信用擔保的冷思考[J].浙江社會科學,2003(4)

[21]冀風昌,劉成剛.目前我國擔保業存在的困難和對策[J].經濟理論研究,2005(12)

[22]薑建清.中小企業信貸將成商業銀行的新興市場[J].中國企業家,2006(1)

[23]薑文新.中小企業信用擔保的風險防範與控製製度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4

[24]薑洋.小企業融資中風險投資與銀行的互補[J].改革,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