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一條有夢想的鹹魚(1 / 2)

林明的家在一棟老舊的居民樓三樓,五十年代的時候這裏是儀表廠的工人家屬樓,七十年代因為某些原因,儀表廠被迫關門,家屬樓被收為政府所有,成了省機關單位家屬院。

林明的老爸林常青便是在省機關單位工作,不是什麼重要的人物,非常清閑的一個部門做常務副局長。

站在家門口,因為林家祖輩都是老雲城人,市中心拆遷分了不少錢下來,有了閑錢,明年老林就會辭職下海經商,做些建材買賣,使得十幾年後林明家裏條件還不錯,在雲城各處都有一些房產,以至於林明已經十一二年沒回過這間老房子。按著記憶力的模樣確認了兩三分鍾,才硬著頭皮拿出去敲門。之前他就搜過自己身上,沒找到鑰匙。按照自己著丟三落四的尿性,林明猜測要麼就把鑰匙忘在學校,要麼早就丟到不知道哪去了。

過了一會,門被打開。母親方蘭圍著圍裙,大抵是在做飯。她看了一眼林明手上兩手空空,臉色有些不好看,冷然罵道:“你怎麼不死在外麵,要你把書帶回來看書,又沒帶回來。”

一般家庭都是慈母嚴父,林家是反過來的。林常青基本不怎麼管教過林明,平時都是方蘭在管教他的教育問題。

林常青坐在客廳的椅子上看報紙,老舊的彩色電視機開著,在放一部那時候很火的電視劇。

林明看著比十幾年後年輕很多的母親,這次沒有像往常那般頂嘴兩句,而是堆起笑容說:“忘了,老媽,明天保證帶。”方蘭脾氣很不好,罵人罵得很狠,但刀子嘴豆腐心。二十幾年兒子不是白當的,早就有一貫哄母親的套路。

想著菜還在鍋裏,方蘭便不再理會兒子,轉身進了廚房。

林明換了拖鞋,進去後一屁股坐在了老爸身邊。林常青把報紙放下,笑嗬嗬地說道:“兒子,回來了。”

“嗯,老爸。”

“今天學習怎麼樣?”

“還行,老爸。說個事兒。”

“你說。”

許是機關單位工作的緣故,林常青經常臉上笑嗬嗬地,這讓他在後來的生意場上如魚得水,生意做得相當不錯。而在林家,林明向來都清楚家裏做主的並不是看似嚴厲的老媽,而是笑容滿麵的老爸。自己的老爸可不是簡單人物,不然即便是那個年代本科文憑很吃香,也絕對不會讓一個毫無背景的普通公務員當上省城某個部門實權副局長的位置。要知道林常青今年也不過三十七歲,哪怕是個比較清閑的部門。也是一個非常有油水的地方,能在裏麵混的不錯,顯然不簡單。

“高中可以學藝術,考藝術類大學,我想學音樂。還有,如果我學習成績上去,能不能把我弄去一中?”

這是林明深思熟慮的想法。

學音樂是因為他重生回來,基本沒有任何可以發家致富的門路。即便他知道未來網購很火,直接創造一個華夏首富加一個萬億財團,但在零二年互聯網才剛剛起步的年代,首先就沒有網購市場,哪怕馬爸爸在三年前就已經創立了阿裏巴巴,可經過三年的努力燒了不知道多少錢,國內網購市場依舊不那麼景氣。其次,他根本沒有起步資金,家庭條件隻能算一般,即便林家掏出所有家底,在零二的時候拿出十幾二十萬去做電商,顯然是異想天開。所以這一條基本不用去思考。

至於別的什麼彩票股票撈偏門的東西,自然是想都不用去想。至於去做生意,除了自己學生的身份根本不可能有這份時間以外,還是那句話,沒有本錢以及回籠資金速度太慢。

想來想去,能想到的盡快賺到錢,且符合自己學生身份的賺錢路子,也就隻有去抄幾首後世比較火的歌曲出去賣了。

他的想法是隻要弄到了創業資金,在知曉未來的情況下,就真的是海闊憑魚躍。

這筆創業資金,就是這條魚通向大海的小溪!

“學音樂?”

林常青皺著眉頭:“你覺得你有音樂天賦?”

“嗯。”

林明點點頭:“寫了一些歌,就是對音樂不是很了解,音標啊音準之類的東西不懂,才想去學。”

“喲,我兒子還會寫歌?我看看。”

林常青不愧是城府極深,即便是內心可能並不情願自己的兒子走上音樂的道路,卻並沒有當場表現出來,而是展顏舒眉,表現出很有興趣的模樣。若是換了方蘭,興許當場就發飆都說不定。

以林明對父親的了解,如果拿出的歌曲讓他不滿意,自然是委婉地勸告,然後以林明還需要多學習為由,拖著他學習音樂的想法。

所以如果歌拿的不讓父親滿意,肯定是沒法過關的。

林明的腦子裏有無數首未來十七八年內的火得一塌糊塗的歌曲,拿一首好歌出來,自然是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