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關鍵是梁曉嶽還特別吃老林這一套,畢竟要不是從小培養,十五歲再怎麼天才,也不可能寫得出那麼多製作精良的歌曲來。梁曉嶽被老林一頓嘴炮唬得一愣一愣的,嘴巴蠕動了一下,想說點什麼,又說不上來。老林倒是越忽悠越上癮,他砸砸嘴巴,繼續道:“我兒子現在才十五歲,還很年輕,我相信你們公司也是看重了他未來所能夠給你們公司帶來的價值,才願意出股份將他留在你們這裏。所以如果你們股份給的太少了的話,我們肯定不會選擇你們這家公司,因為才華和作品擺在這,大把的人搶著要。更何況,我相信以我兒子的實力,就算去一家比你們公司差很多的音樂公司,都能夠把他們捧起來。畢竟這個年頭,網絡發展的時代,隻要作品質量夠硬,加上那麼多數量碾壓,想不火都難。”
“這個....”梁曉嶽遲疑了一下,硬著頭皮道:“老哥您放心,我肯定會給林明爭取,以林明的才華,我覺得他的股份應該不會低於百分之五。”
“百分之五太低了,你算算他未來能給你們公司創造多少財富?”老林搖頭晃腦,一臉嫌棄。
“.....”
梁曉嶽被弄得沒話說,隻得道:“這個我也沒權利做主,還是等另外兩個股東來了再說。其實我們公司給的條件相當好了,不僅分出一部分股份,還給他留了個高層的職位,咱們公司的員工待遇和福利都是不錯的,工資也高。”
林常青老神在在地道:“這個嘛...咱們另說,畢竟我家孩子還在讀書,學業為重嘛。”
梁曉嶽深感這位老大哥難對付,如果是個普通寫歌人,以梁曉嶽的身份和公司實力,如此待價而沽,大抵笑笑就得將他掃地出門。但林明的本事讓他相當看好,手中的大量精品歌曲,足以讓任何一家音樂公司崛起。這世上從來不缺好嗓子,缺的是那種一炮而紅的精品好歌。除了那些頂級大碗,一般的歌手和演員在娛樂公司麵前,根本沒有資格談條件。但林明卻擁有這個資格談條件,因為他手中握有的,就是那些能夠讓一家音樂公司飛速崛起的籌碼。
在市場上一直有一個規律,這個規律就是所謂的買方市場和賣方市場的供求關係。當某種貨物供不應求,貨物稀缺的時候,就進入賣方市場,麵對大量急需這種貨物的買方,賣方自然可以坐地起價。
同樣的,當某種貨物產量過剩,買方市場稀缺的時候,自然就是買方市場,價格會一路下跌。
現在林明和梁曉嶽所處的境地,就是一個賣方市場。林明如今待價而沽,作為買方的梁曉嶽自然隻能捏著鼻子認了林明的漲價。在桃木公司急需林明這樣的天才創作者的時候,梁曉嶽就隻能跟著林常青的節奏走,一步步做出退讓,除非付出的代價讓他難以承受,才能忍痛拒絕。其實梁曉嶽雖然才而立之年,但在商場好歹也摸盤滾打了些年月,算是一個相當精明的商人。但他沒想到林常青比他更奸詐,幾次談判拿捏,都結結實實打到了他的七寸上,讓他相當難受。主要是林明手中捏有大量優秀歌曲,這就是一個脈門。一旦讓別的音樂公司將林明挖走,以他的創作天賦,幾乎每一首都是能做專輯主打歌的優質水平,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整個流行音樂樂壇,怕是都要被林明一個人打壓得抬不起頭來。
這種情況其實不難預料,當年周董橫空出世,以一人之力縱穿了整個內地流行音樂論壇。每一張專輯一出來,幾乎首首都是排行榜前幾。全球mp3下載量第一,一個人引領了一個時代。
這還是周董的專輯每次都隻有幾首歌是精品,還有為數不少的歌曲都是很一般的情況下。若是像林明那樣,每一首都是千挑萬選未來一定會爆紅的歌,將來的成就,恐怕比周董還要影響深遠。畢竟周董的所有歌,也是存在一些糟粕。
老林和梁曉嶽又打了幾波太極,梁曉嶽幾次想把口風引到林明有關的點上,想和林常青談一些細節,都被林常青糊弄過去,幾次扯皮下來,梁曉嶽如便秘一般,臉部表情僵硬笑道:“林大哥在哪高就?”
林常青還沒說話,方蘭笑嘻嘻地插嘴說:“老林是統計局常務副局長。”
老林的官在政府機關家屬大院裏不顯眼,但是放到外麵,還是很有牌麵的。一位在市統計局入了常的副局長,論級別也是正處,下放到地方,可以當縣委書記了。
“難怪。”
梁曉嶽心悅誠服地豎起大拇指:“老哥不愧是當官的,厲害。”
林明看得都想笑,老爸這嘴炮能力還真不是吹的,僅僅利用隻言片語得到的信息就能推敲出這麼多東西,加上一手太極功夫,打得梁曉嶽有勁都沒處使,真是厲害。怪不得將來做建材生意能發財,也不全是時代發展的緣故。
就在這個時候,門忽然推開,兩個人走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