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熱愛學習(1 / 3)

6月1日,晚上7.30分。

雲城市中心的文化廣場,桃木音樂公司的音樂新聞發布會,進程已經過半。

超過十位記者提了大約三十幾個問題,林明一一解答。

其中也有幾家教育媒體,但因為有雲城教育出版社的前車之鑒,慘遭林明犀利回應而落成笑柄的雲城教育出版社的記者中途離開,使得後麵幾位記者的提問溫和了許多。

畢竟林明不像韓寒,出的書和文章,幾乎都在抨擊教育機製。而且韓寒本身也是退學,成了那個年代叛逆的象征。而林明不一樣,哪怕他成績不怎麼樣,但他至少現在每天都在讀書,做音樂的功夫連假都隻請過一次,說明即便他走了在大人們眼中的歪路子,可至少沒有完全偏離軌道,依舊是在校學習。光這一點,這些記者也不會傻到因為這個問題而故意去刁難林明。更何況林明寫的歌還是相當勵誌的歌,所以他們問的問題,都是一些比較溫和好回答的題目。

比如你走音樂這條道路以後,還會不會繼續學習並且努力考大學之類的。對於這樣的問題,林明當然是很正規地回答說會,並且也會努力好好讀書這種話,隻要做到讓大家覺得滿意,也就沒人會揪著這點小問題不放。

但直到第十二位媒體,湘南教育電視台,教育電視台是湘南第二大台,僅次於湘南衛視,因為在那個年代,對於孩子教育問題家長非常關心和敏感,所以教育電視台是很多家長逼著孩子看的台。

這個電視不僅會播放很多關於學習方麵的知識,還會將國家一些教育政策普及給民眾。零二年的時候,在有孩子上學的家長當中非常有市場,收視率全省排名第二。

這一家,已經算是省級重量級的媒體,受眾麵積覆蓋全省。一旦它對林明做出負.麵報道,影響力可是大大強於雲城教育出版社。

那位記者站起來認真道:“林明同學,你認為十五歲的少年,應該做些什麼事情比較合適?”

這種問話,顯然是話裏有話,林明皺著眉頭,沉吟道:“十五歲正是一個少年青春躍動,活力四射的年華。也是一個年輕人該有求知欲的時候,我覺得第一要務是讀書、學習,第二要務就是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培養才能。”

“既然你覺得第一要務就是讀書,那為什麼不將學習成績提升上去,而要浪費更多的課餘時間在音樂上麵。”那記者好整以暇道:“我承認你有這方麵的才能,可有才能就不代表不學習,學習不僅僅隻關於音樂,就如同你剛才所講的一樣,你寫出勵誌歌曲,也是因為你經曆過一些事情,將它們轉化為你寫出來的歌曲。學習就如同你在經曆你所述的事情一樣,不斷地積累,才能有更好的作品出來。傷仲永的事情,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不論是培養自身興趣,還是培養自己的才能。學習首先是第一要素,因為隻有不斷地學習,才能更好地充實自己。你能在十五歲寫出這麼好的歌,證明了你的才華。可才華終有一天會枯竭,會消散。如果不靠現在積累,未來等你的才華消散的那一天,你該如何應對呢?”

這位記者說的話,顯然就比第一位有水平得多,因為他說出了一個事實,一個即便是林明也不得不讚同的事實。那就人生就是一個學習和積累的過程,正如他舉例的傷仲永一樣,如果不好好學習,那未來必然會有江郎才盡的一天。

真正到了那一天,你又該怎麼辦?

對於這一點,林明自己本人是不擔心的。畢竟他根本不是啥音樂天才,而是竊取了後世成果,重活到了十六年前的今天。即便沒有這些歌曲,林明也有的是辦法養活自己,甚至還會過得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