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是大舅舅方俊雄的46歲生日,全家族的人搞聚餐,從李奕家補課回來後,林明在家寫了會暑假作業,到下午5點多鍾,就被爸媽拖著出門準備去赴宴。
宴會的地點定在雲城三大頂級酒樓之一的玉東樓,位於市中心的晨文街上。帕薩特停在停車場,剛巧看到了小姨一家下出租車。
小姨夫龔誌國的精神不是很好,從出租車下來,看到林家,臉上勉強掛了一個笑容。
“姐姐,姐夫。”
小姨和小姨夫跟老爸老媽打了聲招呼,在他們身後,表弟龔傑和小表妹龔芳芳正衝他做鬼臉。
林常青很含蓄地點點頭,方蘭道:“進去吧,大家都等著呢。”
方俊雄的包間在玉東樓四樓的大包,有兩個桌子,能容納30多個人。作為家族中最早買上別墅的長輩,後世很多家族聚餐,包括過年,都有不少是在方俊雄家的別墅裏舉行。不過零二年大舅自己那一套200多平米,未來住了10年的高檔小區樓王大豪宅,連裝修都還沒裝,正在建,要到今年年底才完工。更別說要到2013年才買的大別墅了。所以一家人還窩在市中心一套老房子裏,這次聚餐就把地點定在玉東樓裏,就是因為家裏實在容納不下這麼多人,才選在外麵。
不過有一點好處就是在雲城高檔酒樓玉東樓裏吃飯,至少裏麵的飯菜肯定要比在家裏吃家常菜要豐盛很多,為了在自家兄弟姐妹麵前撐點麵子,大舅山珍海味點了個遍,很有排麵。
林明一家和小姨一家來得有點晚,到地方後除了小舅舅,人都來齊了。大舅二舅三舅坐在一起,旁邊還給林明的老爸林常青留了個位置。那個年代講究多子多福,外婆有四男三女七個兒女,老媽排第五,小姨排第六。
大舅端坐在圓桌中央,旁邊是另外兩位舅舅陪著。今天生日,很是開心地拉著二舅說話。二舅叫方俊虎,比大舅小了一歲半,雖然是親兄弟,但長相天差地遠。大舅隨外公,幹幹瘦瘦的,剛滿46歲就已經頭發花白,幹脆剃成小平頭,平時戴著帽子掩飾。二舅則方麵大耳,闊嘴塌鼻。按老話說,就是天庭飽滿,大富大貴的福祿相。事實貌似也沒錯,二舅敢打敢拚,80年代初在雲城車站門口當學徒補胎,後來跟站裏麵的人混熟了,就去做乘務員,攢了筆錢在手裏。90年代汽車站改製,私人可以承包線路跑車。二舅拿出所有積蓄承包了一輛長途汽車,因為膽大心細,頭腦靈活,很快幹出了一番事業。不僅發家致富,還帶著三舅一起幹。現在手上有三條線路,12台車,價值千萬,是僅次於大舅身家的人。
今年年底,小姨和小姨夫也會在二舅的幫助下,搞上了客運這條道路。到18年的時候,二舅身家過億,小姨和小姨夫過得也很好,算是整個家庭都被二舅帶上了富裕的生活。
排老三的是林明的大姨娘方英蘭,也不知道誰起的名字,一家三姐妹都帶一個蘭字。姨丈蔣平現在在長途汽車站外麵開飯店,親自當大廚。未來家庭聚餐,要麼在大舅家的別墅,要麼在二舅家別墅,一般都是他掌勺。
三舅叫方俊青,同樣遺傳了外婆。不得不說,外婆的基因的確強大,除了大舅和小舅,林明的另外兩位舅舅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似的,方麵大耳,再世佛陀一般。好在三姐妹沒那麼誇張,除了眉眼裏一些神韻,三姐妹都非常漂亮。
至於老七方俊龍,今年才27,比大舅小了19歲。林明的外婆外公屬於早婚早育。那個年代大抵都如此,外婆16歲就嫁給了外公,17歲就生了方俊雄,36歲又生下方俊龍。要不是外婆身體不適,可能還會繼續生下去。
年輕一輩對那個年代可能沒印象,但在當時,社會環境正處於發展建設時期,人口是家庭的主要勞動力,國民普遍相信人多力量大,國家也提倡多生。所以那時候的農村人都比較能生,少的三四個,多的十幾個都有,人口急劇增長。
等到後來外婆年紀大了,身體不適不能生育後。方俊龍就成了最小的,那時都比較寵小,養成小舅驕縱的性格,連大哥生日聚會都遲到,也不知道會不會過來,很有個性。不過他人很不錯,對晚輩們很好,特別跟林明的大表哥方洛陽以及二表哥蔣偉關係好得穿一條褲子似的。農村人結婚早,大舅20歲就娶了大舅媽,21歲就生下了大表哥方洛陽。大姨娘17歲就嫁給了大姨夫,18歲就生下了蔣偉。所以在整個家族晚輩與長輩之間,方俊龍和他們年紀相仿,方洛陽比他小2歲,蔣偉小3歲。小時候大舅很早就來雲城務工,把兩個孩子放在外婆家寄養。那時二舅雖然討了老婆,但沒有生孩子,在雲城當學徒補胎。大姨娘方英蘭也跟著姨丈去外地打工,把蔣偉給外婆帶。三舅是光棍,離家在外地瓦廠當瓦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