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人生啟航 第三十章 影視公司構想(2 / 2)

這筆買賣,趙斌侯文輝和梁曉嶽,是百分百能夠穩賺一倍收益的投資人。而林明,看似前期一分錢投資都沒出,幾乎是白手起家,但後期的風險會特別大。一旦票房失利,他將賠得傾家蕩產。

所以在這筆交易中,一旦成功,他能夠獲得的收益,也一定要遠超這三個人,得到最少一半以上利潤,才能維持一個平衡。

這屬於人之常情,畢竟生意是生意,交情是交情。錢還是要賺的,一碼歸一碼嘛。

“有趣。”

林明的提議讓梁曉嶽很感興趣,說道:“你這個想法很有意思,這樣,你把劇本發給我,或者什麼時候來公司一趟,我先和侯總打個招呼,溝通一下。要麼你發劇本,要麼你親自來公司和我們說,簽好合同,就能定下來。”

“行。”

林明掛了電話,就打開電腦,開始撥號上網準備給梁曉嶽發郵件。

瘋狂的石頭這個劇本是2006由第六代導演寧浩執導的作品,在當年以300萬的成本,拿下了2000萬的票房,成為了一個小成本票房奇跡。但放到2002年,能否創造這個奇跡,林明心裏其實自己也是非常忐忑的。

倒不是說國內盜版多猖獗導致票房慘淡之類的,其實國外也有盜版,像米國和島國,在互聯網早期時代,盜版影碟在全世界都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

所以盜版的確是可以影響票房的一個重大因素,但扣去盜版這個前提,其實另外一個原因,也非常關鍵。

那就是人均gdp。

在2002年,米國和島國已經是發達國家,人均gdp很高,電影票對於他們的人民來說,並不是什麼奢侈品。所以去電影院消費,就相當於普通的生活開支,不算什麼。但在國內,別看華夏10多億人,可在2002年的人均gdp很低,隻有2006年的一半,國家還處於經濟發展階段,人民月收入普遍在1000以下,一張20多30多元的電影票,對於一個工資不過四五百元一個月的普通工薪族來說,都是屬於奢侈品行列。更別說國內7成以上的農村人口,根本消費不起一張電影票價。

林明上一世記得,林常青這樣的公務員鐵飯碗家庭,一年工資大概在1.5萬上下,算上福利等亂七八糟的東西下來,再扣掉各種生活開支,也能存個七八千塊錢左右。

但這些錢是存款,並不是可以隨時拿出來用的,還得用於其它地方,比如上次林明報補習班的費用,孝敬長輩,人情往來,看病等等突發狀況支出。屬於必須存下來的一些應急錢款,不能動。而用於生活消費的,除了購置生活必要的衣物、生活用品、買菜等等支出以外,每個月剩下來的錢其實不多。方蘭平時打麻將,都是五毛到一塊錢的那種牌,一天打下來,輸贏可能不超過50。但在當時這種牌局其實也不小,算起來應該屬於到18年5塊錢到10塊錢左右的牌局。

所以,一個月去電影院幾次,還真算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連林明這樣的小康家庭,一年可能都去不了幾次,更別說生活條件水平更差的普通工薪家庭和不少收入來源不穩定的棚戶區貧民家庭。

因為這兩類家庭,在城裏都屬於絕大部分人口,刨除掉生活開支之後,很難有剩餘的錢去豐富自己的業務生活娛樂。

當然。

也不能說這個年代的票房成績就一定會受到國民經濟水平的影響。

肯定還有其它因素考慮在裏麵。

比如2002年沒有智能手機,沒有wifi和流量,互聯網也很不發達,不像2006年那樣電腦已經普及,開始進入家家戶戶。所以人們的生活娛樂方式非常匱乏,隻能通過看電視,或者打牌來解決單調的娛樂生活。

因此在這個年代上一部小成本高質量的喜劇片,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不過盜版光碟的存在,還是一個巨大的影響。但又沒有什麼有效的解決辦法,隻能走一步算一步。

先把這部片子想辦法拍出來,再去考慮後麵的事情。因為林明現在非常缺錢,很多未來的設計和考慮,都需要錢來完成他的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