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明想起了自己那個小目標,就和李奕道:“老師,9月我想去參加市一中的升學考。”
“升學考?”
李奕皺著眉頭道:“從市級示範性學校,直接跳到三大名校去,這個難度,可不是一般的大。以你的成績,明年努力一年,還有希望。現在,怕是不行。”
他搖搖頭,表示不要異想天開。
林明上一世沒有去一中讀過書,不知道一中具體情況,不過他雖然知道三大名校很變態,但他也知道裏麵差生同樣很多,像黃安文範磊他們,成績比自己好不到哪裏去,所以他疑惑地道:“一中真的這麼難進嗎?”
李奕道:“康雙平和李武濤你知道吧。”
林明點點頭。
這倆人是四中這一屆考首大和水木的希望。每次考試,都能拉年級第三20-30多分,有人說,他們兩就算去三大名校,都能排前幾。這種說法林明嗤之以鼻,因為他上一世是四中畢業的,所以知道,康雙平687,李武濤發揮失常隻有651。因此那一屆隻有康雙平去了水木,李武濤隻能遺憾地去了國防科大。但劉赫那年也考了671分,剛剛夠去水木的及格線。隻是水木的音樂係不如首師大的音樂係,所以劉赫填了首師大。但劉赫的成績,在市一中前50左右,大概40多名。
也就是說,四中年級第一,在市一中,頂多就是前40的水平。而年級第二,可能要排到100名去了。這種排名,多一分少一分,都是一個很大的跨越。李武濤比劉赫少了20分,就是幾十個排名,由此可見,一中的激烈程度。
李奕繼續道:“首大和水木在湘省招收的人數,每年大概在150人左右。其中最少三分之一,要被三大名校包攬,市一中,每年都要去十多個。我們學校的老師都說康雙平和李武濤今年都有首大水木的實力,但其實隻是為了搞宣傳打士氣,對外宣稱而已,真實情況懸得很,他們兩個隻要發揮差一點點,都會被淘汰。連他們兩個在四中碾壓別人的實力,去了市一中,都不一定能競爭過那些必然考上首大和水木的,更別說你。而且最主要的是,你現在的底子還是差了一些。就算運氣好,升學考進了一中,到了裏頭能不能跟上進度,還很難說。所以我並不建議你去。你留在四中,四中目前的進度你至少能跟得上。等以後成績慢慢提升上來,看你是選擇去重點班,還是再去市一中,就有了選擇的餘地。”
四中和一中的差距,不能說天和地那麼遠,但對於林明來說,已經跟雲泥之別沒有區別。
舉個簡單的例子。
四中每年累死累活,都不一定有一個去首大水木。而市一中,每年最少十幾個,還不包括直接保送的。去世界排名靠前的名校,如港城大學的,也不在少數。像四中的重點班前五的同學,放到市一中去,大概隻能排在前20。更別說林明這樣的吊車尾,哪怕他現在成績提升了不少,但要是按市一中的招生標準。他最少要將成績提升到四中重點班前十,才有希望考進去。他現在連普通班前十的邊都沒摸到,更別說重點班。所以這個希望,極其渺茫,李奕並不看好。
他的建議還是希望林明先將自己的基礎提升上來,這是個以考試成績論成敗的世界。你成績好,放個屁都是香的。成績差,說破天,都沒有用處。所以在李奕看來,隻要林明成績上去,再去市一中,才有立足之地。
否則的話,即便運氣好考進去,怕是很快就會在裏麵被打擊到退學。這樣的學校,李奕教學二十幾年,見過不少。
比如地方縣的中考第一名,自以為天縱奇才。去了三大名校後,才知道自己這樣的第一名,在裏頭什麼都不是。結果往往就是被打擊得失去信心,成績一落千丈,最終反倒是害了自己。
其實李奕話裏行間的意思,林明也聽得懂。
市一中並不難進,有個四中重點班前十的水準,基本都能進去。難得是怎麼在一中保持穩定成績和心態,在那些優秀的學生麵前,謹慎自己的自尊心不被打擊到,才是最要緊的事情。
聽到李奕這麼說,林明的心情就輕鬆了一些。他還以為自己這幾個月的努力要白費,如果升學考太難,那他的日以繼夜的學習,就變成了無用功。
好在升學考不至於太變態,四中重點班前十的水平。林明覺得,再繼續努力一個月,也不是沒有機會達到。
至於李奕最擔心的勸誡,林明反倒並放在心上。
再世為人。
他早已經寵辱不驚,心態位置擺得很好。要是因為這點小事被打擊得抬不起頭來,那他這兩世人,也就白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