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進入西點軍校學習,能從這兒畢業出去的人,就是一個自我完善的過程。”其實,人生是一個不斷完善自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斷蛻變,不斷完善自己,最後才能沒有遺憾地回頭看看走過的路和人生。
不經百煉,難以成鋼
泰戈爾曾說:隻有經曆地獄般的磨練,才能練出創造天堂的力量;隻有帶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唱。磨練是每個強者必須經曆的事,哪怕是雄鷹也得經過暴風雨的洗禮才會顯得矯健;哪怕是大樹也得經過日曬雨淋和踐踏才會茁壯成長。試問當今世上,哪位偉人沒有經過磨練,沒有碰到過逆境?是磨練,讓我們有了成竹在胸的自信;是磨練,讓我們有了鋼鐵般的意誌;是磨練,讓我們走向了成功之路。
戈塞爾斯曾在一封信中談到畢業於西點軍校的巴頓的計劃時寫道:“在我們相處的日子裏,他跟我談過很多公事私事。他說,他想在軍校達到三個目標;在隊列訓練中奪冠;到四年級時升為學員副官;在田徑項目上打破學校紀錄達到A級運動員標準。畢業時,他的三個目標果然全部實現了:隊列訓練成績第一;刷新了幾項田徑項目紀錄;還當上了學員副官。”
其實,巴頓爭當學員副官的原因有兩個:第一,出於對父親的尊敬和愛戴。因為他的父親曾是弗吉尼亞軍事學院的學員副官,巴頓決心要繼承父親的傳統;第二,學員副官是軍校全體學員的頭,是閱兵隊伍之“星”,是軍人和榮譽的象征。在練兵場上,他昂首闊步,對檢閱台做各種示範動作,令人稱羨,而這正是視榮譽如生命的巴頓所向往和追求的。
對這兩點的追求更加堅定了巴頓的信心,他知道,成功來自長期不懈的努力,成功來自於各種各樣曆練,以及全力以赴的拚搏。所以,巴頓自幼立誌做一名軍人,一個名副其實、本領過硬的鬥士。他認為軍人的職業最需要的就是勇敢和獻身精神,這是其它任何職業都無法比擬的。他雖然從小養尊處優,但卻寧願選擇艱苦和冒險的軍旅生涯,並且全心全意地愛上了這一職業。就是為了在行動中磨練自己。
他的一位西點同學回憶說:“巴頓的衣食住行全是軍事化的,甚至可以說連他的愛情也是軍事化的……要找出一個如此獻身於軍隊的人,的確不容易。”
在四年級時,巴頓一直在為選擇哪一個兵種而冥思苦想。首先他排除了炮兵,因為火炮離短兵相接的前線太遠。其次,他考慮過步兵,因為步兵有較多晉升的機會。但步兵軍官與他所崇拜的騎士差距甚遠。最後,他選擇了騎兵,這不僅因為騎兵符合他向往的騎士精神,而且還因為據說騎兵最能磨練一個人的意誌。
1909年6月,巴頓畢業了。雖說他花費了5年時間才讀完所有的課程,但仍取得驚人的成績。他是學校跨欄賽紀錄的創造者,同時還是優秀的擊劍運動員和步槍、手槍的特級射手。他以標準的著裝、優美的軍姿、出色的領導才能成為西點軍校的驕傲和關注的中心。更為重要的是,他以驚人的毅力和意誌戰勝了“閱讀失常症”,克服了擺在他麵前的一個又一個障礙,各個科目都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他比別人付出了更多的勞動和汗水,經曆了常人無法承受的曆練,因而才獲得了更多的榮譽和成果。
這就是西點精神的充分展現,巴頓通過自己的個人行動詮釋了百煉才能成鋼的道理。他用行動向人們昭示了磨練對於一個人成長乃至成功的推動作用。
所以,青少年們都要像巴頓這樣,在心底裏給自己一個信念,給自己打造一個堅強的內心,去麵對所有的磨難和困苦,當你咬緊牙關度過了一個又一個艱難險阻時,你才會發現,過去的所有經曆都變成了別人無法奪去的寶藏,正是這一個又一個的磨練,才打磨出了一個光彩奪目的你。
提升情商箴言
磨練是人生的一大筆寶貴財富。四肢越磨練越發達,腦筋越磨練越靈活,心靈越磨練越堅毅。唯有經曆磨練的人生才能過得充實,唯有經曆磨練的青春,才會更加光彩照人。
學習能力就是競爭能力
曆史上,西點軍校以培養體魄強健的勇士聞名,更塑造了一批獨具個性魅力和豐富底蘊的時代精英,這一切都離不開軍事訓練。
軍事訓練,本身就是一個反複學習的過程。西點學員在訓練中學會了克敵製勝的本領、擁有比敵人更豐富的知識,因此在戰場上生存下來,並不斷奪取勝利。學習,是一個寬泛的概念,西點教官要求大家隨時隨地掌握學習的本領,從而全方位提升個人競爭力。下麵請我們的青少年來看看西點人是如何通過學習來完善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