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成功很關鍵的一點在於人際關係的處理,如果與別人關係處理得好,事業做起來就非常順,如果常被別人排斥,到頭來可能一個合作夥伴都找不到,又談何成功?如果我們老是站在自己的立場看待問題,以自己的思想原則去為人處事,自然容易遭人抵製。如果與別人起衝突的時候,我們能站在別人立場上來看待事情,來審視自己,是是非非就一清二楚,我們也能看出自身的弱點:是不是太自私,是不是脾氣太暴……通過反思自己在實際中的錯誤行為,更容易深刻地修正自己身上的缺陷。不要擔心與同事一時的紛爭,隻要不斷地修正自己,去掉自己身上的氣味,我們就能成為一個合群的人;就像河裏的石頭一樣,被流水衝刷掉了棱角,就成了塊圓滑的石頭。
有些人常帶著一些個性,並在與人交往中表現出來,結果顯得不合群。一個人隻有將自己身上的棱角磨平,才能與大家相處時融為一體,你要學會去適應環境,而不是讓環境來適應你。
與同事保持適當的距離
對於很多職場人士來說,每天與同事相處的時間是最長的,但是,自從“私人空間”的概念被提出之後,我們就不能忽視合理的社交空間和公共空間,所以,與同事間也應該適當地保持一定的距離。
王光磊和章海峰畢業於不同的大學,兩人同時被某大型公司聘用,機緣巧合,兩人上班第一天就認識了,而且還有一見如故的感覺。
聊天後才知道原來他們還是老鄉,於是又增加了幾分好感。因為家在外地,所以閑暇時間兩人常在一起聊天、打球。同事加老鄉的關係,慢慢使兩個年輕人成為無話不談的知己。王光磊的家境十分困難,家裏為了供他上大學,已經欠下了許多外債,所以在工作之餘,他又找了一份兼職會計的工作。他這種做法違反了公司的規定:凡涉及財務工作的人員,一律不許做兼職財務工作。
由於公司的這個規定,王光磊一直都沒對章海峰說自己在外兼職的事情。但是,後來章海峰發現王光磊下班之後也忙得不可開交,仔細詢問後才知道王光磊私下還做了一份兼職工作。起初,章海峰很同情王光磊的處境,因為他從小就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還從來沒有見過這麼辛苦的同齡人。因為王光磊工作努力,而且業務掌握得很快,加上說話辦事很有分寸,所以深受領導和同事的喜歡。章海峰就不同了,雖然業務掌握得也很好,但因為他從小就養尊處優慣了,不懂得與同事相處,所以很多人對他公子哥的作風都心有不滿。
公司每年都會選派一名優秀的員工到德國著名的商學院進行培訓,而員工再次回到公司時就一定會升職加薪,所以這是整個公司的職員夢寐以求的機會。經過層層選拔,最終王光磊和章海峰都被列入了候選人名單。此時,王光磊對章海峰說:“要是我們兩人都能去,該有多好!”章海峰回答說:“希望如此。”
沒過多久,公司就有人傳小道消息說:“這次出國培訓選定的人是王光磊。”盡管還沒有進行正式公布,但是大家也覺得這個消息幾乎可以確定了。這個時候,章海峰感覺極不舒服,情緒非常低落,因為他也想得到這次公派出國學習的機會,於是,他就給總經理寄了封匿名信,舉報王光磊在外做兼職。
當結果公布時,章海峰榜上有名,於是,王光磊就找到經理,請求也讓他參加這次培訓活動。
經理看了一眼王光磊,然後冷笑道:“你就別去了,因為你太忙了。”
王光磊沒想到一句“你太忙了”會成為阻止他培訓的理由。但是,總經理又是如何知道他做兼職的事情呢?這件事他隻告訴過章海峰一個人,並且與那家小公司簽約的時候,對方也答應過會替他保密的,那麼答案隻有一個,就是他被章海峰出賣了。
職場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樣的,是一個競爭激烈的地方,最終目的不過是為了占取更多的經濟利益,所以你的隱私會成為對方攻擊你的絕招。所以,同事之間非常有必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同事之間過於親密還會給上司帶來危機感,如果上司總是看見員工過於親密地拉幫結夥,那麼,勢必會認為這樣會削弱自己的勢力,給管理造成不便。上司一旦滋生出這種想法,便會想方設法地打擊你的勢力,壓製你的能力,削弱你的影響力,甚至將你打入冷宮。
所以,與同事之間保持適當的距離,於人於己都有好處。
身在職場,與同事保持一定的距離是非常有必要的。這也是一種保護自己的方式,避免自己受到傷害。同事之間要保持一定的距離,最好是“君子之交淡如水”,泛泛之交而不是投入過多的感情,可以真心誠意地共事,合作解決工作中的問題,但是一定要把握好同事之間的距離。
遠離同事之間的是非
在職場中,難免有些心術不正的人,會在同事麵前挑撥對手與他人的關係,或者詆毀對手的形象,以此達到傳播謠言,打擊別人,抬高自己的目的。遇到這樣的同事,如果參與其“話題”,往往會卷入糾紛,為他人火中取栗,導致自己與其他同事的關係緊張,甚至無法在辦公室立足。所以,身在職場,麵對這樣的是是非非,聰明人絕對不會將自己也卷進去,始終將自己遊離於是非之外,而這樣的人往往能成為職場不倒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