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和諸葛亮正行間,忽然聽到喊聲動地,回頭一看,隻見後麵趕來無數戰船。其中飄揚著一麵帥旗,大書“周”字,正是周瑜率領水軍趕來。諸葛亮說周瑜的水軍貫會水戰,我等在水上鬥不過他,上岸去吧!於是登上江岸,向西急走。周瑜率眾趕到江邊,命令全軍上岸追趕,大小水軍,全都步行,隻有為首將領騎馬。眼看追上劉備,忽聽一聲鼓響,關羽率騎兵殺來。周瑜部下都是水軍,哪裏抵擋得騎兵的衝擊,簇擁著周瑜紛紛逃命。正逃跑時,兩邊伏兵四起,吳兵大敗。周瑜被部下搶上船,忙扯起風帆離開江岸。岸上的劉備軍兵齊聲大叫:“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周瑜聽罷,心想我有何麵目去見主公!大叫一聲,倒於船上,不省人事。

諸葛亮大破周瑜的美人計,其主要步驟有三:周瑜設招贅計,並不是真的要嫁郡主,諸葛亮讓趙雲帶人披紅掛彩,到處張揚,使周瑜和孫權不能瞞天過海,弄假成真,隻好認了這門親事;當周瑜再設計企圖以溫柔鄉困死劉備時,諸葛亮又讓趙雲詐稱曹操來取荊州,驚醒沉溺於聲色中的劉備,使之脫身而逃;當孫權的部將來追趕時,諸葛亮又讓孫夫人發揮作用,所謂狐假虎威,誰敢惹主公之妹,遂使劉備脫險。等周瑜趕來,又讓他棄船登陸,擊其之短,大敗吳軍。環環相扣,緊湊非常,顯示了諸葛亮運籌幃幄,決勝千裏的才智。

一句話短評:

隻有考慮周全,組織嚴密,充分調動各種因素,才能使計計相扣,引起連瑣反應。

2.升官有捷徑,吹捧無壞處

淳於長的父族倒沒有多麼顯赫的家世,可他的母族卻非同尋常了。淳於長的姨娘是王政君。王政君是漢元帝的皇後,漢成帝的皇太後。淳於長的舅舅王鳳更是當朝權傾中外的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的輔政大臣,其他五個舅舅也都同日封侯,號稱“五侯”,他們共同操縱朝政,不可一世。

公元前22年,大司馬、大將軍王鳳病倒了。淳於長認識到,這正是加深甥舅之情的好機會。他主動要求去侍奉。他送湯遞藥,畢恭畢敬;白天黑夜,不敢有絲毫懈怠,從而大得王鳳的歡心。

王鳳的病情越來越重,淳於長也越來越精心照料。王風覺得這個外甥真是比自己的兒子還孝順。望著淳於長漸漸消瘦的身影,王鳳突然感到一絲歉意浮上心頭:自己在職時未能提拔這位賢外甥,不能不說是一樁憾事。當太後和成帝分別來看望王鳳時,王鳳就向他們“吹風”了:他把淳於長如何盡心盡力地服侍自己大為誇讚了一番,希望皇帝能夠加以重用。皇帝聽說後,也十分讚賞淳於長的孝心。

在王鳳死後,淳於長立刻得到了“孝順”的報償,被拜為列校尉諸曹,不久又遷升為衛尉。衛尉是漢朝中央九卿之一,掌管皇宮的禁衛軍,並握有皇宮的禁衛部隊——南軍。漢成帝將如此重要的職位交給淳於長,可見皇帝對淳於長的信任。

淳於長沒有為國家建立任何功勞就爬上這樣高的位置,自然首先得力於王鳳這股“好風”,更重要的還是皇帝的恩賜。因此,千方百計地贏得皇帝的信任是至關重要的。由於長期出入宮廷,淳於長耳聞目睹了有關成帝的不少情況,逐漸對成帝的一些特點有所了解。他總是在瞅準時機,投其所好,以進一步取得皇帝的寵信。

在中國曆代帝王中,漢成帝是一個以荒淫好色而著稱的君王。他把政事全部交給王氏集團,自己卻盡情遊玩享樂。

成帝廣開苑囿,大肆田獵。並且大張旗鼓,講究排場。楊雄曾作《校獵賦》描寫成帝田獵的場麵:千萬匹鐵騎擺開陣勢,千萬名將士揮戈躍馬,隻見塵埃翻騰,旌旗飄舞,戰馬嘶鳴,萬人呐喊,號角嘹亮,野獸吼叫,聲震千裏之外。煙火、鐵騎、喊聲、鈴聲布滿了千裏山野,成帝在聲勢浩大的天子儀仗簇擁下,在這鐵騎滾滾、喊聲陣陣之中享受到人間帝王的歡樂。

成帝還有一個嗜好,就是觀看人獸搏鬥,他派人驅使百姓入南山,西自褒斜,東至弘農,南驅漢中,捕來熊羆豪豬虎豹麋鹿,用檻車送至長揚宮射熊館,放入禽獸,讓胡人與獸搏鬥,成帝在一旁觀看取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