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白頭翁”我的腦海裏便浮現出那隻高大、矯健的狼王,渾身綢緞般金色的皮毛和眉心處罕見的白斑無一不在展示著它尊貴的身份。
我一直抱著僥幸心理,沒想到這些陰魂不散的狼群真的一路追隨我們到了這裏。
小西安不太相信,低聲問道:“就憑一堆糞便,怎麼就能確定是‘白頭翁’留下的?萬一是其他的狼留下的呢?”
我搖搖頭,用手指著那棵巨大胡楊樹說:“我雖然不知道胡楊森林是和平的象征,但卻聽說過所有的物種,不管是動物還是植物,王者都有王道,‘白頭翁’是方圓幾千裏的狼王,這棵胡楊樹也是這一片區域的樹王。
如果老爹的話是真的,那麼除了狼王,恐怕沒有其他狼敢在這裏留下糞便。
我想頭領他們也是認出了這堆糞便,才命令大夥兒加緊趕路的。”
我的這種說法隻是一種猜測,沒有科學依據,又不是“盛閻王”的追蹤器,單憑一泡糞便就能準確地判斷出是狼王留下的似乎有點武斷,別說服眾,就連我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
以駝隊的速度,穿過這片胡楊森林至少要走十天半個月,“盛閻王”的部隊裝備精良,別說弄幾輛戰地卡車,就算弄幾輛裝甲車也不在話下,他為什麼要將尋找寶藏這樣重大的任務交付給行動緩慢,戰鬥能力低下的駝隊。
頭領一路上催促大夥兒趕路,現在卻像是在故意拖延時間,駝隊每天隻走三四個小時就停下來紮帳篷休息。
老爹告訴我,頭領是在尋求胡楊樹的庇護,我卻不以為然。
我的不以為然在第四天傍晚就全部變成了驚異,當“白頭翁”明目張膽地在駝隊附近出沒時,我才真正相信這些沙漠獵人都不是徒有虛名的普通人,他們準確的判斷力和獵鷹的眼睛一樣敏銳,追蹤沙漠中的動物有獨特手段。
奇怪的是連續幾天,“白頭翁”都孤零零地出現在胡楊林中。我先後一共進過“白頭翁”三次,前兩次“白頭翁”出現時身後都會有不計其數的狼群追隨,這一次“白頭翁”卻一反常態,不但獨來獨往,而且公然在我們眼皮子地下晃悠。
我和豆子垂涎“白頭翁”這張狼皮很久了,總想找機會射殺它,頭領卻說以“白頭翁”的地位和智慧,輕易動手會給駝隊帶來滅頂之災。
盡管我和豆子覺得這種說法危言聳聽,但也不敢輕舉妄動。
胡楊森林裏一派寧靜,頭領在胡楊樹王下發現狼王的新鮮糞便,隻能帶著駝隊在胡楊林中逗留。
我和豆子、小西安起先並不相信糞便是狼王“白頭翁”所留,直到親眼看見“白頭翁”在駝隊附近轉悠,才相信頭領的判斷。
奇怪的是“白頭翁”沒有襲擊駝隊,也不仰頭對天長嘯,隻是靜靜地尾隨駝隊,聽話的像隻看門狗。
因為“白頭翁”的出現,駝隊的人都開始緊張不安,我和豆子等人也整天端著槍隨時準備和狼王大幹一場。但是頭領卻一反常態,不但毫不設防,連晚上的值夜巡邏都省掉了,每天臨睡前找幾棵異常粗壯的巨大胡楊樹搭好帳篷就下令睡覺,好像胡楊樹真的能庇護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