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潛規則六:巧舌如簧,從說話中尋找突破口(3)(3 / 3)

打破沉默局麵,應該從許多方麵著手。

1.放下架子

如果是自己太清高、架子大,使人敬而遠之,而造成了對方的沉默,則主要應從完善自己的個性著手,在社交場合中主動些、熱情些、隨和些。

如果是自己太自負,盛氣淩人,使對方反感,而造成了沉默,則要注意培養謙虛謹慎的品德,多想想自己的短處,在社交場合中適當褒揚對方的長處,並真誠地表示向對方學習。

如果是自己口若懸河,講起話來漫無邊際,無休無止而導致了對方的沉默,則要注意自己講話應適可而止,並主動征求對方的看法和意見,讓對方也有機會表達自己的立場和觀點。不要讓人覺得你是在作單方麵的“說教”,而應讓人覺得彼此在進行雙向溝通,讓對方產生你很重視他的觀點的印象,引起他的交談欲望,從而使談話不致陷於沉默之中。

2.說他感興趣的話題

如果對方流露出對此話題不感興趣而不想開口的情緒,那最好是馬上轉移話題,選擇對方樂於談論的事情進行交談。或故意創造機會讓對方自己轉移話題。

如果對方事先沒有準備,對此話題有興趣但又不知從何談起,那麼應以簡明的、富有啟發性的交談來開闊對方的視野,活躍對方的思想,從而引起對方的談話興趣,消除沉默。

如果對方自我防衛的意識太重,不輕易開口,那麼,就要努力創造非正式的交談氣氛,支持和鼓勵對方無顧忌地坦率地交談,不馬上反駁對方的觀點,對其一些合理的看法給予讚許,促其進入交談。

如果對方過於謙讓而造成了沉默,則要增強交談的競爭氣氛,用熱烈、緊張而有趣的談話激發沉默者進入交談。

3.尋找共同點

如果是因為雙方互不了解,不知談什麼得體,那麼就應當主動作自我介紹,並使交談涉及盡可能廣泛的領域,從中發現雙方的共同話題。

如果因雙方過去曾經發生的磨擦或隔閡而造成了沉默,那麼就應該高姿態,求大同存小異,或者幹脆把過去的隔閡拋在腦後,仿佛什麼也沒有發生似的,熱情地與之攀談,增強信任和友善的氣氛。

如果是剛剛發生了爭論而出現了沉默,那麼就應當冷靜下來,心平氣和地談些無分歧的問題;如果局勢太僵,則可暗示在場的第三者出麵積極調解,打破沉默。

4.找個合適的環境

如果對方覺得這個環境不適合他發表意見,那麼可以換個環境,也許他就願意敞開思想來談。如果對方認為環境中的個別因素妨礙了交談,在可能條件下,可以排除這些幹擾因素,使對方積極地參與交談。

點評:

當下這個社會,果真可用一張嘴行遍天下無阻無擋,一個欲成大事有“心計”的人總能把話說到點子上,打破令人尷尬的沉默,讓別人心甘情願高高興興向你伸出援助之手。

11.也讓忠言不“逆耳”

忠言逆耳是千百年來被證實了的道理,但是一個欲成大事的人不會隻顧自己的利益而拒絕忠言,他們會講究一定的方式和策略也讓忠言不逆耳。

在現實生活中,由於領導的一時衝動或認識問題的不足,或者本身就自恃權重不甘於平庸,欲成大事者而決策失誤,使個人、企業甚至國家即將蒙受經濟和信譽上的損失時,應當仗義執言,闡明利害關係,說服領導收回成命。

趙奢原先隻是趙國田部的官吏,負責征收田租的工作。當時,平原君趙勝家不肯照規定繳納,趙奢依法施罰,殺了平原君九個主事的人。平原君大怒,預備殺趙奢以示報複。

趙奢趁機說:“您是趙國的貴公子,今天連您自己也放任家臣不守國法,國家法令的尊嚴就會受損;法令受損,國勢會因而削弱;國勢弱,則諸侯就會伺機而動,趙國的危亡就在旦夕了。到那時,您如何享受這種富豪的生活呢?反之,以您的富貴之家帶頭奉公守法,則可以導致全國上下一心,國家就會富強,趙國的地位自然穩固了,而您呢,貴為國戚,還怕天下人輕視嗎?”

平原君認為趙奢是一個有遠見的人,就把他推薦給了趙王。

平原君畢竟是自己國家的人,江山社稷也是他們自己的家族的天下,所以采納意見,顧全大局。同時,發現了一個忠心耿耿的擁護者。

在現代社會中,有很多的企業家並不通過調查,而隻是通過憑空想象,僅考慮到某些片麵,就做了某項決定。造成不利的影響。對於這些情況,不能聽之任之,應當仗義執言,否則一旦出現問題,領導依然會振振有詞地說:“為什麼沒有人反映?”雖然是大家共同的責任,但對於企業和社會將是很難彌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