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劉備

南宋時期,在河南河內(今沁陽縣)有個農家子弟,名叫許衡。他不但勤奮好學,而且十分注意自己的品德修養。

一天,北方的金兵打過來了,人們紛紛逃離自己的家園,許衡也跟著逃難的人們向孟縣方向逃去。一路上,烈日當頭,逃難的人們幹渴難熬,怨聲載道。正當大家唇焦口燥的時候,有人在路邊的村子裏發現了一排結滿果子的梨樹,於是許多逃難的人都蜂擁而上,爭先恐後地去摘梨子吃了。“哎,你怎麼啦?”見許衡獨個兒坐在一旁歇息,一個同鄉就把梨遞了過去,說:“許衡,你吃梨。”“我不吃。”“為什麼不吃?你難道不渴嗎?”“不是不渴,而是未經主人的同意,我是不會吃這個梨的。隨便地吃人家的梨,這是不誠實的行為。”同行的逃難者聽說許衡不吃無主梨的事兒,都圍了過來,說:“這兵荒馬亂的,人都快要渴死了,還說什麼主人不主人,誠實不誠實的,真是傻冒啊!”

但是許衡卻很認真,他一本正經地回答說:“誠實是一個人必須具備的品質。盡管這梨樹的主人不在,但它終究是它的主人辛辛苦苦地栽種出來的。因此,你們要我隨隨便便地吃人家栽種出來的梨,我心裏是會不允許的。”

後來,許衡不吃無主梨的事很快在當地傳播開來。雖然有人覺得許衡這個人太傻,但是更多的人卻為許衡的誠實品德所感動。許衡在無人監視的情況下尚能堅持自己的原則,排除外界的幹擾和誘惑恪守操行,體現了一種高貴的自律品質。

自律就像是品德中的真金,它反映的是人性的正直與高尚,是跨越千古都不會改變的鏗鏘品質,值得我們去好好的傳承和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