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2

1.

當我從英語報刊上看到吳崎的名字時,我整個人陷入了低沉的狀態。

吳崎是我的同班同學,當初我們兩個一起在英語角練習英語口語。剛去練習那會兒,吳崎的口語發音特別蹩腳,聽起來像是另一種語言。

他很靦腆,不怎麼敢開口和我說話。於是我就主動找一些話題和他聊,雖然我的英語也是三腳貓功夫,但是因為以前學過一段時間的發音,講起來有時能糊弄人,但其實隻有我知道自己的詞彙量有多匱乏。

我們兩個約好每周末在英語角練習一個話題,我還記得我們第一次練習的話題是“Family”(家庭)。

雖然我們是同班同學,但其實平常也隻是點頭之交,相互之間並不了解。結果第一次話題分享就是講各自的家庭成員,介紹一些基本情況。

因為每次都是上一周約定好下周的話題,所以有一周的準備時間,雖然我們兩個口語水平都有限,但好在我們還算努力,硬是磕磕碰碰地用蹩腳的英語講完自己的觀點,然後進行對話。

前幾周我還幹勁十足,每周準時去赴約練習。吳崎也是一樣,不動聲色地慢慢補充自己的詞彙量,經常觀看外文網和TED(網易公開課)視頻,有時候早上沒課的時候會去食堂後麵的小花園朗讀英文。

有次偶然遇見他,看他戴著耳機走在路上,嘴裏還一直碎碎念,以為他是在學什麼好聽的歌曲,結果上前問了才知道是在聽BBC(英國廣播公司)和VOA(美國之音)。

我和他在一起練習,有時候會受到很大的鼓舞,每天也會留一點時間出來背單詞、聽英語新聞。

但是堅持不到一個月,我就放棄了。

理由總是很多,今天策劃任務沒完成得趕著交,明天要出去做個調研又沒時間,下周末要幫導師做項目,英語學習還是過段時間吧。

時間拖得久了,自然就沒了自信,想努力的勁頭也使不上了,最後隻能放棄。

2.

前段時間女生之間興起練馬甲線,我和室友也特別厭煩自己凸起的小腹,狠狠心決定去健身房瘦身,兩個人信誓旦旦地說要努力練出迷人的馬甲線。

我們兩個辦了張年卡,每天晚上六點去健身房,一直到九點才離開。

期間,我們先做熱身運動,跳一套15分鍾的健身操,做10組腹肌撕裂的動作。做腹肌撕裂的時候,剛開始很難全套堅持下來,後來慢慢就跟上了節奏,我還記得前一周小腹一直都是酸疼酸疼的,美其名曰小有成效。

做完腹肌撕裂就開始慢跑20—30分鍾,慢跑主要是為了減脂,減脂之後才能練肌肉。跑完步之後我會做10—15分鍾的拉伸,當然在跑步和拉伸的過程中我一般都是用電影或音樂來打發時間的,所以也不會覺得很無聊。

因為先要減脂,後期才可以練肌肉,所以我把前一個月的時間都用在減脂上,飲食上也會注意。當然,其中最讓很多女生感到困擾的就是跑步是否會讓小腿變粗。

關於這個,我還專門查閱了很多相關文獻,據資料顯示,跑步姿勢要後腳跟先著地,不能踮著腳尖跑步,還要注意跑前和跑後一定要做充足的拉伸。尤其是跑步結束後,拉伸到位小腿才不會變形。

總之,為了好好完成這個健身目標,我和室友付出了很多努力。

效果也是慢慢出來了,小腹上的小贅肉消了一些,雖然還沒有變得平坦,但是可以明顯感覺到肉少了。

小腿一開始會感覺腫脹,以為自己腿變粗了,但是堅持一兩個月之後就發現腿形有所改善了,三個月的成效是小腿腿圍瘦了一厘米,大腿腿圍瘦了兩厘米,所以才會有小腿變粗的錯覺。

但後期如果繼續堅持的話,其實大腿瘦的程度不會那麼快,而小腿也會習慣這種運動節奏,腿形會得到改善。

前期能每天和室友堅持三個小時的健身,但後來我的時間完全不夠用,隻剩下每天半小時去操場跑幾圈,回來多做拉伸。

最終,我的馬甲線計劃也就這樣泡湯了。

3.

聽說吳崎後來換了一個partner(搭檔)繼續在英語角練習口語,想來已經有兩年多了。

我不知道他這中間是否也曾和我一樣放棄過,隻是最終他還是比我成功。說實話,他還是比我付出更多的努力,因為他堅持的時間比我久得多,自然也就更加有所成效。

前段時間他參加了一個口譯比賽,聽班裏人說他拿到了二級口譯證書,而我也在學校的英文報刊上看到了他的事跡。而我還掙紮在六級考試的痛苦邊緣,這樣想來,自己真是無比羞愧。

半年前和我一起去健身的室友現在還是每周定期三四天去健身房,她後期開始練器械,現在小腹的小贅肉快沒了,早上起來能在鏡子裏看到隱隱約約的馬甲線。那線條美得讓我羨慕不已。

有時候人專注做一件事,不輕言放棄,平凡的我們也是可以做出成績的。隻是我們總是告訴自己要努力要努力,卻很少鼓勵自己不要放棄不要放棄。

4.

我想要從現在開始堅持一個自己喜歡的目標,先不談努不努力,隻要不放棄,總歸是有成效的。

以前我一直會糾結,自己要是不好好幹的話,就算開始寫文又怎樣?所以經常會自我暗示說,你現在沒時間好好寫文章,這樣寫出來的文章質量也很差,還不如不寫。

這無非是給自己找了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

現在你寫得不好,那也得多寫。之前看到吳淡如在《累積時間的力量》裏說過這樣一句話:“就算沒有天分,隻要你願意每天花一點時間,做同樣一件事情,不知不覺間,你就會走得很遠。”

所以,重要的不是你有多聰明,有多努力,有多能幹,重要的是要每天堅持,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最後一事無成。

我會記得,唯有不放棄,才有努力的機會。相信未來的你,會感謝現在的堅持。

為什麼道理我都懂,

卻始終做不到

最近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給我寫信的大多數人都是女孩,以至於我每次需要給她們取別名時都需要用上“××小姐”這樣的稱謂,很少出現“××先生”。

如你所見,這還是一個女孩的故事。

我在這裏想稱呼她為珍珠,因為在我眼裏,她就像是一顆還孕育在蚌殼中的珍珠—— 現在是微小而又細密的囊質,終有一天,會蛻變為光彩奪目的珍珠。

珍珠和我們許多人一樣,存活在這個世間,遇到下雨天的時候,沒有一把大傘庇護。

所以,這一路,她都隻能靠自己努力地奔跑。

高考結束後,她沒能考上理想的大學,因為害怕複讀,便去了另外一所大學。那時她還懷揣夢想,選擇了一個在大眾眼裏算是冷門的專業,但她自己卻很希望能夠學好這門專業,以後為社會做出貢獻。

大一那年,珍珠看了很多專業書,認真學習著相關的知識,也

參加了一些興趣類的社團,進了學生會的某個部門。期末考試時因為有好好複習,考了還不錯的成績。但因為身邊室友的抱怨,加上慢慢了解到社會對這個冷門專業的忽視,她開始懷疑起自己原本抱有很大期望的專業。她不知道自己該怎麼做。轉專業嗎?可是也不知道自己應該轉什麼專業,她不知道自己對什麼感興趣。換句話說,她其實對一切都不了解。

因為對英語感興趣,她報考了一個口語班,遇到了重塑她價值觀的人生導師,她開始有了改變的願望。每天早晨起來讀英語,斷斷續續堅持了一學期。

但那個學期她也開始做兼職,晚上跑步減肥。一個人的時間是有限的,當她開始把時間投入到其他事情上時,學習上的時間就慢慢被擠壓,最後隻能在期末臨時抱佛腳,雖然沒有掛科,但再也沒有最初的好成績。

她變得越來越不喜歡現在的專業,而她也沒有做好跨專業考研

的準備,所以想著要不然考證吧。於是,她想要考一個英語翻譯證書。但兼職耗費了她太多的時間,她無數次想著自己應該好好練習

英語,但每次都沒能堅持下來。久而久之,原本有點起色的英語口語就這樣被落下了。她有好多好多的夢想,夢想著成為三毛一樣的流浪作家,但覺得自己沒有良好的經濟基礎,也沒有很好的文筆。

她夢想著成為一個翻譯,但堅持了一段時間的練習,最後還是放棄了。她也希望自己有一個好的身材,但減肥無數次,斷斷續續沒有任何起色。她肩負著未來照顧原生家庭和自己的責任,所以她很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成就些什麼。可是,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明明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卻始終做不到?

她知道自己應該好好準備期末考試,可時間一到,還是臨時抱佛腳。她知道自己應該好好學英語,但還是堅持不下去。她知道自己應該好好規劃自己的未來,定個長短期目標,但最後肯定執行不下去。

道理我都懂,可結果還是那麼赤裸裸殘酷。以至於,她開始討厭起自己,那些軟弱、懶散,還有拖延。看到這裏,我想很多人都和珍珠一樣,有著同樣的故事。我曾

經也和她一樣,有很多的想法,有很大的抱負,還有自己追求的目標,但最後四年過去了,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幹了些什麼。

原因很簡單,我什麼都去嚐試了,但並沒有精通,所以在我腦海裏的這些東西都隻是停留在淺層記憶,沒有給我留下什麼深刻的印象。

珍珠說,她希望我幫她分析一下,但更準確地說,她希望我能夠拯救她。看到這句話,我其實是有些震撼的。這種震撼完全不亞於大學

時有個學長跟我說起他的夢想,是塑造出十個億萬富翁。

這個夢想雖然聽起來有點荒誕不經,但當時的我完全相信他是可以做到的,就算十年後不能,二十年後不能,但他這輩子一定能做到。

因為他表現出來的自信和我所了解到的他的個人能力,再加上我對他的敬佩感,直接秒殺了我那一閃而過的不可置信。

但回歸到珍珠所說的,我現在必須承認,沒有人能夠拯救你,也沒有人能夠隨意塑造出那麼多的成功人士。你看連諸葛亮那樣有才幹的謀略家,都不能將阿鬥培養成明君,可見要想拯救一個人,得有多難。

你隻是因為太焦慮太心慌,所以才會希望這時候有人能夠從天而降拯救你。但親愛的,你一定要記住,千萬要記住,無論何時都要記住:

沒有人能拯救你,除了你自己。

你可以尋求幫助,但那也隻是給你建議而已,最後還是需要你自己做出決定。因為這是你的人生,別人都是旁觀者,你才是主角。

我在大一的時候,和珍珠一樣,遇到了關於專業的難題。當時病急亂投醫,逮住一個人就問:你覺得我應該轉專業嗎?你覺得女生能當程序員嗎?你覺得我有潛力學好這個專業嗎?

身邊人的說法各異,有說女孩子幹這行很辛苦,也有說女孩相比男孩更沒天賦。

結果一圈問下來,發現大家其實都不喜歡這個專業,特別是同寢室的女孩們,心裏也都是覺得自己隻能在這個行業裏混口飯吃,要不然以後還是換其他文職類的工作吧。

我當時在了解了這種現狀後,毅然打算轉專業去學金融。也想過去新聞學院,但最後陰差陽錯去了商學院。不過都算很喜歡,所以也沒後悔。

但你看,一個人剛開始的喜歡往往是停留在表層的,你可能因為一部電視劇而對走在時尚前沿的廣告文案職業感興趣,也可能因為一個訪談而對新聞傳媒感興趣,更可能因為股票市場而對證券感興趣。

所以,喜歡這個東西帶有個人色彩,如果這個色彩比較濃厚,那你的主觀能動性就更強。

從大學專業這個問題來看,珍珠一開始是有主觀能動性的,也采取了很多行動。但隨著環境的影響,她自己的驅動力開始下降,自信心也出現了動搖。

那麼回歸到問題本身,你應該學會給自己的專業打分,喜歡和討厭的程度有多大(十分製)。

如果既不喜歡也不討厭,那就先學好本專業。

我當初認識的一個朋友,很喜歡攝影,平時經常會參加一些國際類的攝影大賽,但他大學學的專業是生物技術。我沒問過他喜不喜歡他的專業,但他還是認真上課,好好複習,最後期末考試每一門成績都是九十分以上,拿過很多次國家級獎勵。

他沒畢業之前就已經擁有了自己的影樓,最後選擇繼續幹攝影,在業界也小有名氣。

所以,在我看來,你能喜歡自己的專業固然很好,但如果你不喜歡,那也別討厭它,把期末考試過了,其他的時間就花在你喜歡的事情上麵。

如果僅僅因為別人說這個專業沒前景、沒錢途,那隻能說你還不夠熱愛。

每個行業都有競爭者,每個行業也都有成功者。雖然說潮流和趨勢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能否比別人更加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既然不熱愛了,那就去尋找你熱愛的,並動用一切手段去實現它。

珍珠其實對英語很感興趣,但她卻把大量時間花費在兼職上麵,這樣一方麵削減了她本身對英語的興趣,另一方麵還會對自己的經濟狀況產生不滿。

兼職固然能夠帶來一定的經濟收入,但這個市場有那麼多的兼職,你完全可以找和英語有關的,比方說做英語家教、網站英文翻譯,還可以參加國際展會當翻譯。

我們往往會有一個自我誤區,認為自己需要學好了才能去用,如果我現在能力還不夠,就覺得還得繼續學。

但你不做,永遠檢驗不出你的學習效果,隻有在做的過程中不斷學習、實踐,學到的才會真正變成你的東西。

除此之外,還有一樣東西在阻礙你行動的步伐。那就是,我們想要的太多,渴求的太多,到最後,發現自己什麼也沒有做好。

試想一下,一個人一天工作的時間能有多少?

在企業是8個小時,對學生來說可以最多12個小時,如果把時間分為三個板塊,那每天最多隻能集中做三件事。

超出這三件,其他的你隻能放棄,如果想要的太多,那隻會讓自己越來越疲倦。疲倦感會影響工作效率,從而影響最後的結果。而結果影響你的自信心,最終會讓你對所有的一切都失去興趣。

這就是惡性循環的開始。

我也出現過類似的情況,不斷給自己攬很多的事,讓自己很忙碌,讓自己不停歇。但往往到後來,反而不喜歡自己一開始堅持的東西了。

後來,我不斷學會給自己做減法。

告訴自己,我不是全才,我不能兼顧所有的事情,不能讓它們都變得很完美。我隻能做好一件事,等我做好這件事後,我再去兼顧其他的事。我不能想要很多,我需要學會舍棄。

這也是我很想對珍珠小姐說的一句話:學會舍棄,學會抓住問題的關鍵,處理好關鍵的事情後,再去考慮其他的事情。當你放低自己的姿態,並看清本質時,你會發現,自己的能力

其實很強。你要不斷提醒自己,隻有去實踐,道理才算真的懂。我始終相信,未來的你,一定比現在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