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定好三日後開始執勤後,賈思浩等人便離開了。
數個時辰後,一艘從盈月島駛來的大船靠了岸,從船上湧出百多人,卸下大批修築礦場的材料。
礦場需要修築的建築不多,總共隻有四處,一處是將礦洞洞口加寬加固,一處是一座鍛燒高爐,一座是木炭燒製爐,還有一處是鐵匠鋪。
通常來說,能夠蓄積能量的晶石,在礦產中已經是一個完整的整體,無需像圭石礦一樣,需要將內部的雜質熔煉掉。將晶石采集出來後,置於煆燒高爐隻需將其外包裹的普通石塊煆燒,脫落掉即可。
而采集礦石,普通的鐵球肯定是不行,的需要特製的能蓄積靈力的工具,而鐵匠鋪則負責給這些靈力耗盡的工具注靈,以及維修損壞的工具。
煆燒高爐使用木炭做原料,但是爐子上布置了一些陣法,能夠提高爐子的堅固程度,煆燒溫度已經廢氣處理,這樣的高爐能以極少的木炭完成晶石的煆燒。木炭燒製爐也是一樣,布置了各種輔助陣法,提高木炭的生產效率和減少廢氣的排放。
而李鑫的任務便是管理礦場工人的上工班次和秩序,而賈思浩等人的任務則是守衛兩座高爐和鐵匠鋪,首要任務保護高爐和鐵匠鋪內鑲嵌的靈石,其次才是防止這些建築被破壞。
建設礦場的工人手藝熟練速度,礦場的建設進度非常快,不到兩天時間,便已建設完工。
礦場的總共招收了六十來個工人,管理製度是現成,李鑫隻需要按部就班的執行下去就行,十分的輕鬆,每月的工錢嘛不過十塊靈石碎片,對李鑫來說,聊勝於無。
時間慢慢過去,李鑫與賈思浩等人的已經混得十分熟稔。從他們的隻言片語中探知,星目派已經建成的三級聚靈大陣,其本陣能夠聚集方圓七千餘裏的靈氣,本陣之外星目派還建設有十六座輔陣,輔陣又將聚靈大陣的範圍往外擴張了一千裏。
星目派在每座輔陣所在地都設置了分舵,盈月派屬於十六分舵之一的濤星分舵統屬,駐地在濤星城。
星目派的十六座輔陣中,東麵的兩座輔陣是奪至第二大門派出雲派的,這使得出雲派的是勢力範圍向內凹了一大片,防禦態勢十分不利,這便是兩派交戰數十年而不談和的導火索。
一日,李鑫進入盈月礦洞,才過了將近一個月,兩邊洞壁已經被刨去了約一尺深。照這個進度,洞中的盈月礦石應該能采集個三四十年。
李鑫走到洞底,洞壁上有一個被法器鑿出的空洞,恰好可供一人通行,洞口和洞內都散落著一些碎石塊。
李鑫微微有些納悶,按理說外麵的洞壁上盈月石礦如此豐富,內部不應該絲毫礦藏也無。晶石礦一般都是分布很廣的,不會單單聚集在一處。
他心中不解,但是並不打算深究,四周掃視一遍,正打算離開。視線落到洞底一個角落時,目光一凝。
他低著頭走進那個小洞,在底部的一個角落,撿起一塊拳頭大小的石頭,細細查看。隻見石頭上若有若無得散發著綠色光芒,在滿洞的綠光中,若不是放到眼前根本就不易察覺。
李鑫在昏暗玄武平原上待過一段時間,對亮光及其敏感,所以才發現了這石塊的異常之處,若是換個人來,哪怕是凝氣後期也發現不了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