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隻戒指
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一位18歲的姑娘曼莎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份在一家高級珠寶店當售貨員的工作。在聖誕節的前一天,店裏來了一位30歲左右的男顧客。他雖然穿著很整齊幹淨,看上去很有修養,但很明顯,這也是一個遭受失業打擊的不幸的人。
此時店裏隻有曼莎一個人,其他幾個職員剛剛出去。曼莎向他打招呼時,男子不自然地笑了一下,目光從曼莎的臉上慌忙躲閃開,仿佛在說:你不用理我,我隻是來看看。
這時,電話鈴響了。曼莎去接電話,一不小心,將擺在櫃台的盤子碰翻了,盤中裝著的六枚精美絕倫的金戒指掉在了地上。姑娘慌忙彎腰去揀,可她揀回了五枚以後,卻怎麼也找不到第六隻戒指。當她抬起頭時,看到那位男子正向門口走去,頓時,她明白了那第六隻戒指在哪裏。
當男子的手將要觸及門框時,曼莎柔聲叫道:“對不起,先生。”
那男子轉過身來,兩個人相視無言,足足有一分鍾。曼莎的心在狂跳:他要是來粗的怎麼辦?他會不會……
“什麼事?”他終於開口說道。
曼莎極力壓住心跳,鼓足勇氣,說道:“先生,這是我頭回工作,現在找個事兒真不容易,是不是?”
男子長久地審視著她,良久,一絲微笑在他臉上浮現出來,曼莎終於也平靜下來,她也微笑著看著他,兩人就像老朋友見麵似的那樣親切自然。
“是的,的確如此。”他回答,“但是我能肯定,你在這裏會幹得不錯。”
停了一下,他向前一步,把手伸給她:“我可以為你祝福嗎?”
緊緊地握完手後,他轉身緩緩地走向門口。
曼莎目送著他的身影在門外消失,轉身走回櫃台,把手中的第六隻戒指放回原處。她的眼睛有些潮濕,她心裏想:上帝呀,讓這些日子趕快過去,讓大家都好起來吧。
用寬容的心來對待犯錯的人就是給犯錯的人一次機會,給犯錯的人留有尊嚴就是對他也是對自己的尊重。就像文中的曼莎一樣,以妥善的方法處理事情,得到的將是別人的尊重。
紛爭不和是人類的大敵,而寬容則是唯一醫治它的良藥。
——伏爾泰
敢不敢大聲說話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說:“這個人性格開朗”或說“那個人很內向”。其實,“開朗”或“內向”的印象,並非由性格來判斷,而是由自我表現的方式所決定的。
日本心理學大師多湖輝曾講述了他親自經曆的一件事:
不久前,我一位朋友給我打電話,說:“我們公司現在急需一名職員,你那兒有沒有合適的人選?”恰好,我的一位學生剛剛畢業,也符合條件,我便讓他去麵試。
那天晚上,朋友的電話就過來了。我滿以為他告訴我錄取我學生的好消息。
誰知他竟說:“你的那位學生看上去能力不錯,人品也可以,但我覺得他過於憂鬱,感覺不好,所以決定不用他。”一聽此話,我馬上意識到這個學生是有這樣一個缺點,平常說話細聲細氣,仿佛是喃喃自語。
我馬上對朋友說:“你再給他一次麵試機會吧,他其實是個很開朗優秀的學生。”
朋友拗不過我,答應了。同時我告訴那個學生,讓他說話一定要大聲點。
結果,這次朋友的反應不一樣了。他說:“我覺著他並不那麼憂鬱,也許第一次他太緊張了。”
最後,這個學生被錄取了。
不論你的心情如何,總是會影響到周圍的人,如果你有快樂的情緒,那麼周圍的人都喜歡和你相處,相反,如果你每天帶著憂鬱的表情,那沒有誰會喜歡你。
滿懷信心地去做任何事情,讓快樂的情緒包圍自己,並不斷感染別人,這樣你就會變成一個人人都喜歡的人,一個受大家歡迎的人。
人不能像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
——但丁
記住的和忘卻的
阿拉伯名作家阿裏,有一次和吉伯、馬沙兩位朋友一起旅行。3人行經一處山穀時,馬沙失足滑落。幸而吉伯拚命拉他,才將他救起。馬沙於是在附近的大石頭上刻下了:“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了馬沙一命。”3人繼續走了幾天,來到一處河邊,吉伯跟馬沙為了一件小事吵起來,吉伯一氣之下打了馬沙一耳光。馬沙跑到沙灘上寫下:“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打了馬沙一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