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遍求所有人家,卻沒有一家沒有死過人的,這樣的香火看來我是取不來了。”
虛竹大師說:“既然如此,你又何必為死了兒子而過度悲傷呢?”
老婦人恍然大悟,她被說服了。
如果我們的眼裏隻能看到自己的痛苦,那我們的人生就隻剩下痛苦了。但是如果能放開一些,看淡一些,人生將充滿豐富的色彩,也許會看到一個不一樣的人生。
誰經曆的苦難多,誰懂得的東西也就多。
——荷馬
被上帝咬過的蘋果
有一個盲人,小時候深為自己的缺陷煩惱沮喪,認定這是老天在懲罰他,自己這一輩子算完了。後來一位老師開導他說:“世上每個人都是被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都是有缺陷的人。有的人缺陷比較大,是因為上帝特別喜愛他的芬芳。”他很受鼓舞,從此把失明看做是上帝的特殊鍾愛,開始振作起來,向命運挑戰。若幹年後,他成了一個著名的盲人推拿師,為許多人解除了病痛,他的事跡被寫進當地的小學課本。
把人生缺陷看成“被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這個思路太奇特了,盡管這有點自我安慰的阿Q精神。可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這個世界上誰不需要找點理由自我安慰呢?而且,這個理由又是這樣的善解人意,幽默可愛。
世界文化史上有著名的三大怪傑,文學家彌爾頓是瞎子,大音樂家貝多芬是聾子,天才的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是啞巴,如果用“上帝咬蘋果”的理論來推理,他們也都是由於上帝特別喜愛,狠狠地咬了一大口的緣故。
就說帕格尼尼吧,4歲時出麻疹,險些喪命;7歲時患肺炎,又幾近夭折;46歲時牙齒全部掉光;47歲時視力急劇下降,幾乎失明;50歲時又成了啞巴。上帝這一口咬得太重了,可是也造就了一個天才的小提琴家。帕格尼尼3歲學琴,即顯天分;8歲時已小有名氣;12歲時舉辦首次音樂會,即大獲成功。之後,他的琴聲幾乎遍及世界,擁有無數的崇拜者,他在與病痛的搏鬥中,用獨特的指法弓法和充滿魔力的旋律征服了整個世界。著名音樂評論家勃拉茲稱他是“操琴弓的魔術師”,歌德評價他“在琴弦上展現了火一樣的靈魂”。有人說,上帝像精明的生意人,給你一分天才,就搭配幾倍於天才的苦難。這話真不假。
上帝吝嗇得很,決不肯把所有的好處都給一個人,當你遇到這些不如意時,不必怨天尤人,更不能自暴自棄,頂好的辦法,就是像那個老師那樣去自勵自慰:我們都是被上帝咬過的蘋果,隻不過上帝特別喜歡我,所以咬的這一口更大罷了。
或許每個人都是上帝精心設計的一個作品,他巧妙地安排好了一切。隻不過有許多時候,上帝是把苦難放在明顯的位置上,而把才華掩蓋了起來。
不是勝利便是苦難,如果是苦難,那麼這苦難也是勝利,不過是未來的勝利。
——列夫·托爾斯泰
任何抱怨都無濟於事
一條生活無聊的魚總想找個機會離開大海,一天,它被漁夫打撈上來,放養在一隻破舊的水缸中。
每天,漁夫總會往水缸裏放些魚蟲,魚大口地吃著,累了則可以停下,打個盹兒。魚兒開始慶幸自己美妙的命運,慶幸現在的生活,慶幸自己一身的花衣。
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了,魚兒也一天一天地遊,它似乎有些厭倦,但再也不願回到海中了。“我是一條漂亮的魚。”它總是這樣對自己說。漁夫要出遠海,十天半月才能回家,魚兒隻好吃漁夫兒子的殘羹剩飯,心情極糟。
終於,消息傳來,漁夫出海遇難了。漁夫兒子收拾東西搬走了,什麼都帶上了,隻忘了那條漂亮的魚。魚很傷悲,想到往日漁夫待它實在是不薄,現在卻遇難身亡,它十分悲傷。魚兒開始抱怨,抱怨水缸太小、夥食太差、漁夫兒子的無禮、漁夫輕易出海,甚至抱怨它決意離開大海時夥伴們為何不加勸阻,抱怨它所認識的一切、一切……隻忘了抱怨它自己。
時間悄悄地過去了,破水缸裏的這條魚看上去的確很漂亮,但它是一條死魚。
當困難和災難來臨時,任何抱怨都是無濟於事的。如果我們不能去改變,那我們就去適應,然後想方設法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中擺脫現狀。
患難可以檢驗一個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顯出非常的氣節……命運的鐵拳擊中要害的時候,隻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夠處之泰然。
——莎士比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