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麗華就是靠著堅忍不拔的毅力和一顆感恩心,默默澆灌著自己的理想。他沒有因為自己的不幸遭遇而怨天尤人,更沒有因為遭遇不幸而自暴自棄,而是對不幸對舞蹈抱著一顆無上的感恩之心。因為舞蹈是自己與這個世界唯一交流的方式,舞蹈是證明自己價值的最重要的形式,舞蹈也是她畢生的工作和事業。
可以說正是抱著一顆感恩的心,邰麗華全身心地投入到她熱愛的舞蹈事業中,孜孜不倦,並從中體會到莫大的人生快樂和深刻的人生感悟。
職場感言:
舞蹈是邰麗華與這個世界唯一的交流方式,她從舞蹈中獲得了這個世界的認同和肯定,舞蹈讓邰麗華獲得了一個表達自我,展現自我的途徑,因此舞蹈就成了她這一生為之奮鬥的工作和事業,因為舞蹈讓她領會到了自己的意義和價值。因此有人說她是一名舞者,更是一個用生命演繹舞蹈的人。
邰麗華是在享受工作,享受舞蹈,享受生命。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把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當做一種享受,有這麼一群人:他們朝九晚五地穿行在寫字樓裏,雖然有一份不錯的工作,拿一份不菲的薪水,但是找不到工作的快樂。他們孤獨,不喜歡與人交流,不喜歡星期一;他們視工作如緊箍咒,僅僅是為了生存而不得不出來工作;這種對待工作的態度,注定了他們會永遠平庸。
我們職場人士應該學習邰麗華的精神,學會熱愛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即使做的是一份不太喜歡的工作,也要心甘情願地去做,憑借對工作的熱愛去發掘每個人內心蘊藏的活力、熱情和巨大的創造力。愛迪生說:“在我的一生中,從未感覺是在工作,一切都是對我的安慰。”
優秀的員工,熱愛自己的工作,用積極的態度對待工作,努力發現工作的樂趣;即使環境迫使他們不得不做一些令人枯燥乏味的工作,他們也會想方設法使之充滿樂趣。無論做什麼,他們都更容易取得成功。
感恩的心可以讓我們及時調整心態,保持對工作的興趣與激情,堅持自己的夢想與追求,工作也因此變得妙趣橫生起來。把過去讓你皺眉頭的事情,換個角度、用樂觀的心態重新審視,一定會有不同的感受。能不能從你的工作中感受到樂趣,並非取決於你是否喜歡你的工作,而取決於你是否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當我們感歎工作的平淡乏味時,我們隻要願意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愉快地投入到工作中,那麼你就可以體驗到平凡與精彩原來是如此容易轉換。態度決定一切,當我們心懷感恩,將工作中的每件事都認認真真地做好,完美的工作場景會展現在我們麵前:原來工作如此有意義。
勞動者語錄:
其實所有人的人生都是一樣的,有圓有缺有滿有空,這是你不能選擇的。但你可以選擇看人生的角度,多看看人生的圓滿,然後帶著一顆快樂感恩的心去麵對人生的不圓滿——這就是我所領悟的生活真諦。
——邰麗華
白方禮——感恩成就事業和生命的高度
事跡回放:
白方禮,生於1913年,是天津市河北運輸場的一名三輪車夫,拉了一輩子三輪車,1974年從運輸場退休。1987年白方禮回老家探親看到許多孩子因家庭貧困而輟學,於是時年74歲的白方禮決定重新蹬三輪車賺錢讚助貧困學生。
從此,白方禮就開始了他74歲之後的資助生涯,開始時是自己蹬三輪車,把蹬車掙來的錢全部捐給貧困生,自己的生活卻像個乞丐。從來不買新衣,他身上的襯衣、褲子、鞋子、襪子都是撿來的,飲食也極其簡單,經常是兩個冷饅頭,一瓶涼水,加一點鹹菜。白方禮在捐助過程中,發現貧困生遠比自己想象中要多得多,他心裏沉甸甸的。回到家後,他把家裏的兩間老屋賣掉,辦起了一個又貸點錢開一個“白方禮支教公司”。 所謂的“白方禮支教公司”就是火車站邊的一個8平方米的鐵皮小售貨亭,經營些糕點、煙酒什麼的。白方禮把支教公司所有的盈餘都捐給天津的幾所大學、中學、小學,自己依舊天天外出蹬三輪賺錢。買了老屋後的白方禮老人就天天睡在車站邊的貨亭裏,床是兩摞磚上放一個木板和一件大衣,白方禮老人就這樣蜷縮在裏麵度過了一個有一個酷夏和寒冬。後來市政府整治街道,白方禮也失去了得以棲身的小屋,於是他就用一塊攤開的塑料編織袋布和四根小木杆撐起了一個隻有半人高的小棚。暴雨之後,經常能看到老人在太陽下曬被雨水浸濕的被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