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責任麵前沒有任何借口(1)(1 / 3)

對於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不要隨隨便便找理由來推托,因為在責任麵前沒有任何借口,人生更是容不得半點不負責任。

負完責任再走

唐俑

兩年前,深圳一家為我開了兩年專欄的雜誌老總給我打來電話,建議我“換個工作環境”,待遇是我原單位的三倍。這樣的好事我當然無法拒絕,但是我請他等我三個月。

我之所以請他等三個月,是因為我跟原單位的合同還沒到期。也許我不應該讓人家等那麼久,但那時候離合同到期隻有一個月了,我把離開的時間定在三個月之後,是覺得應該給單位足夠的時間去尋找接替我的人。

一個月之後,單位果然還沒有招聘到合適的接替者。這不是單位的要求高,他們隻想招到一個跟我差不多的人:老老實實,勤勤懇懇,任勞任怨。這12個字,也是領導平時對我的評價,他們甚至叫我推薦這麼一個人。但是我找不到——我認識的人不少,才華在我之上的也不少,可是有我這麼老老實實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我實在不認識。

雖然還沒有找到接替者,但這並不意味著我走不了。實際上,通情達理的領導盡管舍不得我離開,但是他們已經意識到不應該耽誤我的“前程”,所以他們並不阻攔我,甚至動員我早點兒離開,擔心再耽誤下去,深圳那邊會變卦。

坦率地說,我也想早點兒離開,早點兒到深圳去掙高工資。可是做人不能說話不算話,我不能把自己的承諾當成一個玩笑。

又是一個月過去了,單位經過無數次大浪淘沙,終於挑選到一個不錯的小夥子。但我仍然沒有急於離開,因為小夥子是個新手,我覺得我有責任向他傳授我的”工作經驗”。直到小夥子能夠獨當一麵,我才去了深圳。

在離開之前,單位全體人員設宴為我送行。那是一個令人動容的場麵,我的眼睛不知紅過多少次,因為在頻頻碰杯的過程中,我不知聽到過多少次這樣的囑咐:“小唐,如果在深圳待不下去了,就回來,這裏的大門永遠向你敞開。”說這些話的,不僅有領導,還有同事。雖然我並沒有當真,但是不爭氣的眼淚,最終還是流了出來,險些讓我放棄赴深圳的決定。

我在深圳待了不到四個月,他們的“預言”果然變成了現實:由於一些我不得而知的原因,我丟掉了深圳的工作。

事情發生得太過突然,我一點兒思想準備都沒有,搞得我措手不及。到了深夜,我終於忍不住給原單位老總打了個電話。我並不奢望他們能夠再次將我“收留”,但是我覺得我應該把我的情況告訴他們,因為這也是我當初的承諾。

我已經想好了:打完這個電話,我就收拾行李回家。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我的話音剛落,老總就在電話那頭說:“如果你不嫌待遇低,就回來幹。”

“可是,你們已經不缺人了,其他幾位領導,能同意我回去嗎?”

“明天我們開會研究一下,你等我的消息。”第二天我得到的消息是:“一致歡迎你回來。”

那以後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沒弄明白他們為什麼一致歡迎我回去,因為有了我這個“多餘人”,意味著他們將多付出一個人的開支。後來我才知道:正是我當初“負完責任再走”的態度,成就了我“絕路逢生”的“救命稻草”。

承諾、責任……這些聽起來簡簡單單的詞,卻有著千斤的重量。有些人在利益麵前輕易放棄了這些詞所包含的意義,有些人則勤勤懇懇願意為了履行自己的誓言和責任而付出不菲的代價。事實證明,把承諾看得一錢不值的人其本人也一錢不值,而把責任扛在肩頭的人,永遠得到尊敬。

堅守自己的責任

一哲

葛爾布萊是美國著名的經濟學家。有一天,葛爾布萊從法國講學歸來,覺得很疲憊,到家之後,他想安穩地睡個好覺,不希望被人打擾。

於是,他囑咐他的管家愛文絲:“無論是誰來找我,無論誰的電話,如果我沒有醒來,請不要打擾我。”愛文絲點點頭,答應了。

然而,葛爾布萊剛睡一會兒,電話鈴就響了,愛文絲拿起電話,裏麵傳來了一個讓她驚訝的聲音:“我是約翰遜總統,請幫我找一下葛爾布萊先生。”

女管家和氣、委婉地說:“對不起,總統先生,葛爾布萊先生剛剛從法國回來,他很累,剛剛入睡,睡前特意囑咐我,不想被人打擾。所以,我隻能向您說抱歉。”

約翰遜加重了語氣說:“我有要緊的事情要聽他的意見,請您把他叫醒吧。”

愛文絲很幹脆地說:“不可以,我是他的管家,要對他負責,這是我的工作。請您放心,待他睡醒之後,我一定立即轉告他您打來了電話。還有,既然是很重要的事情要聽他的意見,那就更應該讓他休息好,才能更好地同您交流。您說對嗎,尊敬的總統先生?”

約翰遜急不可耐,但也覺得愛文絲的話很有道理,隻好放下了電話。

葛爾布萊睡醒之後,愛文絲第一時間把總統來電話的事情講給了他聽。葛爾布萊急忙約見約翰遜,並表示了深深的歉意。

約翰遜總統裝作很生氣的樣子說:“為了表示你道歉的誠意,請你把那位女管家讓給我。請轉告您的女管家,如果她願意,那就請她到白宮來工作,這裏需要像她那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