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照亮人生的每一個角落(1)(1 / 3)

責任的價值,正在於它能激發出生命的力量。這種力量如同火,可以焚燒困難,可以焚燒愚昧,點亮生命智慧之燈,照亮人生的每一個角落。

做人,就要有責任感

那一年,他前往英國愛丁堡大學附屬皇家醫院進修。在進行英語培訓時,他接到了他的導師——呼吸係主任弗蘭裏教授寫來的信:“按照英國法律,你們中國醫生的資曆是不被承認的。所以,你進修期間不能單獨診病,隻允許以觀察者的身份查病房或參觀實驗室……”他像被人當頭澆了一盆冷水,他沒想到未曾謀麵的導師竟給他這樣一個忠告。

他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去拜見弗蘭裏教授。教授的第一句話就問:“你來幹什麼?”他恭謹地說明了自己的想法。弗蘭裏教授卻不冷不熱地說:“你先看看實驗室,查查病房,一個月後再考慮做什麼吧!”第一次會見不到10分鍾,走出教授的辦公室後,他心裏是說不出的壓抑。他情不自禁地問自己:難道中國人真像外國學者心中想得那樣無知嗎?不!我一定要爭這口氣!這種複雜的情緒始終伴隨著他,直到他真正實現了諾言。

從那以後,他真的從巡查病房做起。有一次,在胸科查房時,遇到一位患肺原性心髒病的亞呼吸衰竭頑固性水腫的病人。醫生對他已使用了一周的利尿劑,但他的水腫仍未見消退,生命也危在旦夕。多數醫生主張繼續增加利尿劑的劑量,他卻提出不同方案,認為病人是代謝性堿中毒,應改用酸性利尿劑治療。

兩種意見相持不下,大家都等待著弗蘭裏教授的裁決。弗蘭裏教授沉吟半晌,以複雜的目光看著麵前這位執拗的中國醫生,最終沒有同意他的意見。但是他仍舊堅持自己的意見,非要先給病人做血液檢測,然後再決定用哪一種藥。弗蘭裏教授隻好同意。結果表明,患者的確是代謝性堿中毒。於是,弗蘭裏教授毫不遲疑地下達指示:“按照中國醫生的治療方案辦!”

病人連續3天服用了酸性利尿劑後,病情果然有了好轉。第4天,中毒症狀完全消失,水腫開始消退。這下英國同行們信服了,都向他豎起大拇指,連弗蘭裏教授也帶著歉意和謝意對他說:“你是一個負責任的醫生,我不如你。你紿我上了一課,謝謝!”而他隻笑笑說:“我隻是在盡我的責任而已。”

2003年年初,廣東等地爆發不明肺炎,在疫情最嚴重時,他主動請纓“把最危重的病人轉來”。為此,66歲的他曾連續38個小時救治患者。他勇敢否定了衛生部所屬國家疾病預防控製中心關於“典型衣原體是非典型肺炎病因”的觀點,在全世界率先探索出了一套富有明顯療效的防治方案。

為此,他在全國可以說無人不曉。人出名了,很快有人來找他做廣告。隻要他說一句話“這種藥療效好”,他立刻就可以得到150萬元。但是他立刻拒絕了,並在電視新聞上做出聲明,隻說了四句短短的話——“他們要給我150萬元”、“讓我說他們生產的藥品療效好”、“這件事情被我拒絕了”、“因為這不符合我做人的原則”。

他就是鍾南山。

“我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越來越熱愛,對提高專業水平的渴望也越來越強烈。這個動力來自對病人求生願望的理解,來自對解除病人痛苦的責任感……”鍾南山如是說。

做人不易,做一個成功的人更難。但隻要有一個精神支柱在心中——責任感,那麼一切皆在意料之中。不顧歧視,不信權威,一位有著高度責任感的醫生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記住自己的責任,做人的責任,你的人生也一定會綻放異彩。

責任感成就的全能冠軍

北京時間2008年8月22日,中國軍團繼續保持著金牌榜榜首的位置,在北京奧運會上,我們一下子湧現出了多項“夢之隊”,先是舉重”夢之隊”,然後是體操“夢之隊”,隨後還有乒乓球和跳水這兩支幾乎可以大包大攬的隊伍。

體操全能比賽中,楊威並非像大家心目中想象的那樣,一帆風順。“全能比賽當中,第一項和最後一項是很難比的,第一項上場之前會有很多想法,麵對很大的壓力,第一項覺得心跳很厲害,如果這一項順利地完成下來,二、三、四、五項都會比較有一個好的開頭,比較順利地完成下來,到了最後一項,你麵臨已經要去拿到那枚金牌了,心跳又會劇烈地跳動起來,你就開始有想法了。”楊威說,“手發麻,腦袋發脹,四肢無力。落地之前最後一個動作都會去想。”

楊威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讓人感慨萬千。“在以前我很愛笑,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前後都是很愛笑,很樂觀的。”楊威說,“但是隨著後麵承擔得越來越多,背負得越來越大,漸漸地就變得不愛笑了。是突發的事件,是覺得隨著我們參加的大賽越來越多,又了解到我們身上背負的擔子是如何之重,所以到後麵我覺得我們不能再以一個很樂觀、很輕鬆的心態去參加比賽了,而是以一個帶有使命,責任的心態去參加比賽。到那個時候,走上賽場的時候,就不會那麼輕鬆了,就不會那麼想笑了,隻會以很嚴肅,很認真的態度去對待每一次比賽,這次比賽完了以後就會很輕鬆,就會覺得我們終於完成了這樣一個使命、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