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信成則大信立。
——韓非子
孫武,字長卿,春秋末期齊國人,著名的軍事家。他在吳國為將時,主張以法治軍,曾率兵攻破楚國,使吳國強大起來。他所著《孫子兵法》一書,總結了古代的作戰經驗,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之一。
春秋末期,出生於齊國貴族的孫武流亡到了南方的吳國。吳王闔閭為了爭奪霸主地位,迫切需要拜請一位能夠領兵作戰的將軍。恰在這時,他得到了孫武寫的《兵法》十三篇,讀完之後十分著迷。於是派人把孫武請進王宮(一說是孫武結識了吳王闔閭的謀臣伍子胥,經伍子胥推薦孫武,孫武帶著他所著的兵書進見吳王)。
吳王闔閭見了孫武後,很客氣地說:“您的《兵法》我已經拜讀過了,其中的見解很精辟,隻是不知道您能不能實際演示演示呢?”
孫武非常爽快地回答說:“當然可以!不論男的女的,經過我列陣演練,都可以成為勇武善戰的好兵!”
“從未見過戰陣的嬌弱女子,您也能把她們訓練成為好兵嗎?”吳王似信非信地問。“能!”孫武斬釘截鐵地回答。
這一天,吳王把180名宮女交給孫武訓練。他想考察一下孫武的實際指揮能力,就坐在演練場旁邊的高台上觀看。
孫武開始演練,先讓每個宮女手持一支戟,把她們分成左右兩隊,分別指定吳王的兩個寵姬擔任隊長。
接著,孫武問她們:“是否知道自己的心、背和左右手的位置?”眾宮女回答:“知道!”她們也好奇地想看看孫武究竟要怎麼操練。
隻聽孫武嚴肅地說:“現在,由我擂鼓發令。令向前,就朝著心所對的方向進擊;令向左,就沿著左手的方向進擊;令向右,就沿著右手的方向進擊;令向後,就朝著背的方向後退。你們能做到嗎?”眾宮女說:“能!”孫武又強調說:“如果有人不聽從軍令,就依法斬首!”
眾宮女平時隻會唱歌跳舞,哪裏曉得軍法的厲害。尤其是那兩個隊長,仗著吳王的寵愛,根本沒有把孫武放在眼裏。因此,當孫武發出軍令後,鼓聲咚咚,令旗揮舞,眾宮女不但沒有依令進退,反而嘻嘻哈哈鬧個不停,把隊形都搞亂了。
見此情景,孫武沒有動怒。他說:“大家第一次參加操練,有不明白的地方,是我沒有講清楚。”他把軍令和操練要求又反複地向宮女們作了講解,再次強調:“如果有人不聽軍令,是一定要斬首的!”
孫武把宮女們的隊形整理好以後,再次下令擊鼓向左進擊。宮女們還是嘻嘻哈哈,兩個隊長依然笑得前仰後合。隊形又被搞亂了。
這時,孫武威嚴地宣布:“我已經講明軍令和操練要求,可是隊長卻帶頭不聽軍令,依法應當斬首!”於是,他下令把擔任隊長的兩個吳王寵姬綁了起來。
坐在高台上觀看演練的吳王闔閭聞聽此言,大吃一驚,趕忙派人傳旨要求赦免二姬。孫武斷然回答:“現在我是主將,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在他的堅持下,兩個寵姬被斬首示眾。
眾宮女見孫武說話算數、執法如山,操練時再也不敢怠慢。一會兒鼓聲又起,令旗揮舞。眾宮女奇跡般地排列成了一支步調整齊的隊伍:前後左右,臥倒起立,就是在泥濘的草地上,也是按照軍令進退起止,完全符合要求,一點差錯也沒有,嘻嘻哈哈的吵鬧聲更是聽不到了。
通過這次演練,孫武顯示了他的治軍才能。吳王闔閭盡管心疼他的兩個寵姬,但更慶幸發現了一位很有氣魄和膽識的將才。於是,他正式任命孫武為大將軍。
俗話說:“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這個規矩,實質就是做事的“規範”,就是規章製度。既然立了規矩,就必須嚴格執行,也就是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如果立了規矩,又不去認真執行,那麼這些“規矩”就隻能是“一紙空文”,就沒有什麼信用可言,而這樣是根本不可能做成什麼大事的。孫武說話算數,執法如山,樹立了軍法的信用,這是他重要的治軍之道。
孫武的練兵之道在於在士兵當中建立“軍法”的威嚴,隻有信守了訓練前的諾言,才能體現出“軍法”的權威性。孫武頂著吳王惱怒的壓力,信守自己練兵的軍令,確實有大將之風。我們可以從中體會到這樣的道理:守信也要有抵抗權威的勇氣,守信的同時就是在建立自己的權威,唯唯諾諾,姑息遷就,權威無從談起,也無信用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