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不欺己,外不欺人。
——弘一大師
劉若宰是明朝人,他學問高,在讀書人中很有威望,可是因為祖籍在農民起義頻繁的山東梁山,一連幾次科舉考試他都榜上無名。有人勸他下次考試的時候隱瞞一下祖籍,劉若宰卻說:“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祖籍都要隱瞞,那他在世上還有什麼立足之本呢?”
明朝天啟五年,劉若宰又去參加科舉考試。在筆試中,他發揮得很好,主考官推選他去參加皇上親自主持的麵試。由於劉若宰以前經常和一些很有聲望的文化名人交流,見過很多大世麵,所以在皇上麵前一點兒都不害怕。皇上問了幾個問題,他都對答如流,而且聲音渾厚清晰。皇上聽了非常高興,就隨口問了一句:“祖籍哪裏?”
劉若宰知道皇上最忌諱起義軍,梁山又是眾所周知的起義軍的老家,要是對皇上說了實話,很可能會使得龍顏不悅。這次考試,到現在已經是最後一關了,隻要稍作隱瞞便可大功告成,否則幾年的辛勞,很可能瞬間成為白費的工夫。可是劉若宰轉念一想:“我怎麼能不承認自己的祖籍呢?這不但欺君,而且不孝。我決不能說這個謊。”
於是,劉若宰挺起胸膛,朗聲答道:“回陛下,小民祖籍山東梁山。”
皇上一聽,臉上的笑容立刻就消失了。他嚴肅地問:“你從小就住在梁山嗎?”
劉若宰知道,此時皇上已經不高興了,但他依然照實回答:“小民的祖父和曾祖父住在梁山,到了我父親的時候就搬到江蘇去了。我是在江蘇出生的,從沒去過梁山。”
皇上聽罷,隨便揮了揮手,示意麵試結束。劉若宰明白自己已經不可能被選為狀元了。第二天,皇榜張貼出來,果然沒有劉若宰的名字。劉若宰並沒有為之後悔,因為誠實對他來說,比狀元的名號更加可貴。
數年後,原來的皇帝去世了,劉若宰在那一年的考試中終於再一次得以高中榜首。
對待別人心誠一點,做事守信一點,便會獲得別人的信賴。這樣,即使你暫時還沒有成功,也還是會有更多的機會等著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