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六天到第9天,這三天的時間裏,部落的各項研究也沒停下。
科技方麵,這三天裏,易水部落憑借每日30多點科技點數,陸續完成了畜牧業,種植技術的研究,寫作技術也立即就會完成。
部落已經正式完成了初期的食物產出研究,這項重要的工程。
隻是因為之前所有人都忙著應敵的事情,沒有人弄畜牧場以及田地。使得部落的糧食產出還僅僅是夠每日活動所需的。
不過現在蕭易就可以等到明天,安心的給手下的子民們安排畜牧場以及田地的生產工作了。
至於科技方麵的後續研發,其實一開始蕭易是打算出航海技術的,並不急著進入青銅器時代。
畢竟蕭易已經判斷出了這裏是加裏曼丹島,在加上部落旁邊的河裏又擁有魚類資源,所以他打算研究航海技術對魚類進行開發,然後順便探索探索整個島嶼。
不過聽從了廷普的建議,蕭易決定還是研究寫作後麵的一項青銅器時代的科技“教育”,這項科技一共需要110點科技點數,根據易水部落現在的水平得第3天下午去了才能研究完成。
關於為什麼要改為研究教育,是因為廷普告訴蕭易,有了教育科技之後,部落就可以修建“學堂”建築,然後由2介以上的各項人才對孩子們進行教育。
那麼部落就會成批量的出現各種人才,而不是現在這種指望著引路塔引來人才和未成年子民隨機成長為人才。
“這可是國之根本啊!”蕭易如此說了一句,然後就毫不猶豫的在寫作科技後麵排上了“教育”科技。
科技方麵結束後,是部落到現在都沒有任何發展的文化方麵。
對於文化方麵,蕭易還是很在意一些技術成果的。
比如那什麼移民,在比如能讓文明正式成立國家的哲學技術,都是蕭易很想要的。
但麻煩的是,這些技術都要25點文化點數,而部落現在已知的唯一能產生文化點數的就隻有紀念碑了,這紀念碑一天也就2點,實在慢的讓蕭易受不了。
在加上這段時間工匠也沒空,就完全擱置了文化方麵的發展。
不過工匠的工作後續還是排的很慢,文化方麵隻能繼續往後推了。
最後的軍事方麵,研究完長矛之後選擇的紀律技術,也將馬上完成。
下一項技術研究,蕭易並不打算研究“箭術”,而是點上了偵查兵。這項技術也隻需要3天就能完成。
盡管部落周圍的大致情況以及探清了,但還有更遠的地方沒有做任何探索,而且最重要的是,偵查兵不止能偵查環境,他們的移動速度加成,還能幫助擁有勘探技術的工匠更加安全快速的在己方的領地外圍,探索各種有用的特殊資源。
盡早探出周圍的加成資源情況,對於蕭易這個很像擴張的家夥來說也十分重要。
不過可惜擁有勘探技能的立胡工匠,和擁有雕刻技能的本足工匠都還沒升級到2介工匠。
解決完各項研究方向後,是這幾天接收的棄民收攬工作。
不過棄民的接收工作前幾天被蕭易交給了廷普全權負責,讓他把所有人都進行接收,並根據職業安排各自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