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比較關注現代散文,多年前也萌生了寫一部有關散文方麵著述的想法,但總覺得無從下手。或許是因為我國現代散文之苑的錦簇繁花迷亂了我的眼、我的心,或許是因為我對散文的研究隻是淺嚐輒止,或許是因為我生性的散漫,於是一擱至今才始動筆。
一直以來還比較自信自己對散文的涉獵,讀了一些,也寫了一點粗淺的認識,但一旦動筆,卻恍然明白先前自信的盲目。淌進現代散文之流卻無法把握其流動的節律,現實主義、浪漫主義、現代主義的文學發展脈絡在散文中竟然難以清晰感知,原先試圖參照這一發展脈絡的想法被衝擊得七零八落,於是隻好重新溯源,另辟蹊徑。隻不知這一蹊徑是否可行,心中仍不免惶恐。
由於近年來我一直承擔文學概論課的教學,各種文學理論的建構啟發了我對散文認識的新思路,本書的寫作從中受益匪淺。因而,我試圖從語體學的角度,從散文語體的交流屬性、修辭表現、語境創造、互文交融和魅態審美等方麵,對現代散文風格進行一種嚐試性的探討。
散文是最具作家才情的個人文體,散文的話語是最具靈性的話語。原本也想將本書寫得生動些,但文學理論的影子一直徘徊於我的身邊,讓我無法驅逐。夜深人靜之際,燃一支輕煙,現代散文名家和他們的篇章不時地迸跳進我的腦海,也令我欲罷不能。在這種狀態下,原本沒有靈性的我更失卻了靈性。但值得欣慰的是,關心我、愛護我的人們一直支持我、鼓勵我完成這部著述,尤其是我的同事們,為我分擔了許多瑣碎的日常事務,讓我能靜下心來與書中的名家對話。王嘉良先生在百忙之中閱讀了書稿並為本書作序,更是對我這個後學者的極大鼓勵,李玲如女士為本書的出版也傾注了許多心血,在此一並表示誠摯的謝意。
值得欣慰的是,本書於去年11月份起筆,至今年5月初完成,總算是對自己先前積累的一種告慰。其中力不能逮之處甚多,那是才疏學淺使然,還望行家不吝賜教。
貴誌浩
2010年5月4日於衢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