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尋找過敏源(2 / 2)

而這段時間,林永健正在外科病房醫生辦公室整理病曆和手術記錄,也就是他沒有作案時間,或者當他離開外科病房時,雷燕的死亡已經發生了。

根據現場勘察的情況證實,死亡現場除林永健之外,沒有第二個人進入。

看來,通過抑製反射導致雷燕死亡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她死亡時周圍空無一人,刺激和外傷從何而來?

唉,還是找找這丫頭自身的問題吧!

黃馨桐突然想到了過敏性休克。對!過敏性休克死亡者,屍檢缺少形態學的改變。

過敏性休克是一種變態反應性疾病,一般呈閃電式發生,病人在接觸過敏源的30秒內即可出現症狀。主要表現出循環衰竭的症狀,如出冷汗,麵色蒼白,血壓下降,最終死於休克。

如果雷燕真是死於過敏性休克,那麼過敏源一定就在死亡現場!

他們迅速返回現場,有目的地進行搜尋,終於在器械清洗間牆角的汙物筒旁的地麵上發現了一個沒有標簽的玻璃瓶,瓶的底部有個破口。從外表看,這瓶與青黴素瓶完全一樣。

黃馨桐立即派人將這瓶還有雷燕手部的沾染物一同送去做藥檢。

藥檢的結果很快出來了:“送檢的瓶內有大量殘留的青黴素鈉。”“死者雷燕手上的沾染物含有大量的青黴素鈉。”

經過調查與分析推理,這場悲劇的發生大概是這樣的——

那位急診手術的病人,褲袋裏裝有一瓶在單位衛生所沒有用上的青黴素。

在轉送醫院的途中,這瓶上的瓶簽掉了。手術中,這瓶子又滑落在了手術床上的白布治療單上。

手術結束後,這個瓶又與治療單一起和待清洗的手術器械混放在了清洗池裏。在與器械混放時,金屬器械碰破了這個瓶子。

由於這個青黴素瓶上沒有了瓶簽,和其他的藥瓶難以區別,因此這個致命的瓶,沒有引起雷燕的注意。

當雷燕在器械中發現了這個瓶時,即隨手一扔,想把它扔到牆角的汙物桶內,誰想這時瓶中的青黴素粉飛揚起來,已經脫去口罩的雷燕一下子吸入了許多的青黴素粉,這些無形的物質很快就進入了雷燕全身的血液,導致雷燕猝然死亡。

但是,雷燕是否對青黴素過敏,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調查和檢驗。

據護校同學及老師們證實,雷燕在護校讀書時,一次學做青黴素試驗,一不心被針頭刺破了手指,當時這孩子就臉色蒼白胸悶氣短不出話來。

幸虧那個教員有經驗,立即給她注射了一針腎上腺素,才使她慢慢地緩過勁兒來。

據外科的幾位醫生回憶,雷燕曾經有過兩次中途下手術台的經曆。原因都是在術中突然出現了頭昏眼花的症狀,無法繼續與手術醫生配合。

當時大家都以為她是“暈台”,現在查明,這兩次的手術病人都是在術前用了大劑量青黴素的病人,這些病人血液中的青黴素濃度都比較高,難免會對過敏性體質的人產生影響。

看來,雷燕的確是那種對青黴素的易致敏者。這孩子,選擇了一個對她來十分危險的職業!

最後,黃馨桐又將雷燕的心血送到化驗室進行檢驗。經檢驗,發現雷燕血清反應素性抗體LgE含量明顯升高。

此外,脫顆粒試驗,結果為陽性。這些對過敏性休克有著診斷意義的實驗室檢驗,證實雷燕的確死於青黴素過敏性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