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讓哲理啟迪心智(2)(1 / 3)

第11天

提高你的抗誘惑臨界點、

誘惑就像一把利劍,

既高懸於我們的頭頂,

又每時每刻伴隨著我們人生的征程。

有的人在小誘惑麵前抵抗住了,

卻在大的誘惑麵前屈服了。

有的人在大的誘惑麵前挺過來了,

卻在更大的誘惑麵前投降了。

世界上沒有在任何誘惑麵前,

都沒有任何反應的聖人,

每個人都有抵抗誘惑的臨界點。

我們雖然無法抵抗所有誘惑,

但我們可以提高抗誘惑的臨界點,

臨界點越高,

你的自律意識就越強。

人之所以有道德,是因為受的誘惑太少。——羅素

有人去買警犬,某國警犬標價十萬元,德國警犬標價一百萬元。買主問:“警犬體貌差不多,價錢為什麼這麼懸殊?”賣警犬的人拿出一包海洛因給它們聞,然後藏起來,兩條警犬同時被放出來,它們同時找到了海洛因,買主說:“十萬元的和一百萬元的也差不多嘛!”賣警犬的人提議再試一次,同樣是找海洛因,這次出現了一條母狗。兩條警犬放出來後,區別便顯示了,某國警犬開始注意母狗,越跑越慢,並且與母狗親熱起來,而德國警犬卻棄之不理,直奔海洛因藏匿地而去。

第12天

要學會變通

變通是一種人生智慧,

是一種做人的技巧。

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中,

做人做事不能太機械太死板,

不能受經驗框框的限製,

不能受習慣思維的束縛,

要在隨機應變中尋求生存之路,

要在靈活變通中創造人生機會。

變通不是對規則的簡單遵循,

而是對規則的大膽突破。

變通不是耍滑頭玩花招,

而是出奇製勝靈活處理。

任何事情僵則死,

死則山窮水盡疑無路。

任何事情變則通,

通則柳暗花明又一村。

把梳子賣給和尚不是不可能,

就看你能不能變通。

古時人們沒有鞋子穿,走在路上,腳常被石子磨得很痛。後來,一個太監在國王的房間以及王宮內的主要通道上鋪上牛皮,國王走在上麵雙腳感到特別舒服,於是下令全國所有驛道都要鋪上牛皮。有一個大臣建議:用不著這樣浪費,隻要用牛皮把國王的腳包起來不就行了嗎?以後國王無論走到哪裏,腳都感到很舒服,皮鞋也就這樣發明出來了。

要想取得成功,就得順應潮流,切不可不知變通地逆流而動。——斯長裏

第13天

寬容也要把握一定的度

寬容作為一種美德,

寬容是有底線的,

寬容也是有原則的。

對惡劣言行的放任,

對工作失誤的寬容,

就容易助長歪風邪氣,

就容易損傷工作積極性,

就容易影響公平破壞正義,

就不能使社會和諧有序。

寬容是有度的,

寬容必須遵循法律的準則,

寬容必須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一味地寬容就是一種慣著,

過度地寬容就是一種縱容。

慣著、縱容一個人,

這個人必出問題無疑。

有一個頑皮的孩子,在一過街天橋上向橋下一位行走的老人頭上撒尿,這位老人抬頭看了看這個孩子,不但沒生氣,還帶著笑容對孩子說,沒關係,回去洗了就是。這個孩子覺得這樣做很有趣,也沒有啥,便經常在天橋上向行人撒尿,後來竟把尿撒在了一位性情剛烈暴躁的男人頭上,這個男人活活將孩子打死了。

在不是故意的狀態下,犯多少次罪都是可以饒恕的。而對於明知故犯者來說,則是不能饒恕的,是無法恕罪的。

——普列姆昌德

第14天

不要輕易說“不可能”

人生要麵對許多“不可能”的事情,

我們不要輕易說出這三個字。

“不可能”是安於現狀的借口,

“不可能”是因循守舊的代名詞,

“不可能”是懶惰者的遮羞布。

在機遇麵前,

如果望而卻步,轉身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