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俊義現在並沒有別的選擇隻能低頭認罪。
趙佶站起來冷冷地看著他說道:“朕想知道,賀永銘走私製式兵器這件事你是什麼態度。”
盧俊義心思急轉,他立即明白自己已經到了一個選擇的關鍵時刻。
選對了,平步青雲。
選錯了,萬劫不複。
自己如果表示支持,那今天肯定是難逃一劫。
但如果自己與這件事撇清關係,卻又顯得薄情寡義,這下可謂是進退兩難。
“朕在問你話。”趙佶又催促了一句。
盧俊義回過神來,俗話說死道友,不死貧道。
關係自然要撇清的,但要撇的漂亮。
“回稟官家,這件事情上草民有罪,罪在未能阻止賀兄弟,這才致使他犯下如此罪行。”
“早在他剛剛起了這個心思的時候我便勸阻過他,可是並未奏效,隻能竭盡全力將走私的數量降下來。”
“請官家明鑒。”盧俊義跪著說道。
趙佶偏著頭看著盧俊義嘴角隱隱有一絲笑意升起,他早就料到盧俊義會推脫,可沒想到他推得這麼幹淨。
“哦?如此說來你不僅無過而且還有功,朕真還得賞你不可了。”
盧俊義連忙說道:“官家說的哪裏話,未能規勸其走入正道已經是罪了,哪裏敢當官家的賞。”
趙佶笑嘻嘻的說道:“好一個忠肝義膽的盧員外,既然如此朕再問你一個問題。”
“你既然知道大義,明辨是非,可你那兩千精騎又是做什麼用的?”
盧俊義頓時有些語塞,那兩千騎兵乃是他能擁有這麼大一份家業的本錢。
之所以江湖人一提到他盧俊義都會恭恭敬敬的叫上一聲盧員外,可不是因為他盧俊義比別人多長了一隻眼。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他能夠震懾他們,那兩千騎兵一出在沒有官府出麵或者頂尖高手出手的情況下誰人能擋?
不過今天盧俊義明白,自己這是成也騎兵,敗也騎兵,這位半路殺出來的官家是對他這騎兵上了心。
今天如果不讓這位官家滿意,恐怕盧府滿門都不會有好下場。
“回稟官家,那兩千騎兵乃是盧某為了保衛大宋而練的。”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遼賊犯我邊境殺我百姓,凡我大宋男兒皆該同仇敵愾。”
“刀劍一致對外,他遼國人能從我大宋搞到兵器,我大宋自然也能從遼國弄到戰馬。”
“草民盧俊義不才原為天子守國門,掙紮沙場,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哪怕戰死沙場馬革裹屍亦無怨無悔。”
趙佶這下真的要給盧俊義寫個服字了,私自訓練軍隊是謀反的大罪。
再加上之前的走私製式兵器,按照大宋律法來判他盧俊義全家死上三次都是少的。
可被盧俊義這樣一通說辭洗下來,不僅成功的把自己洗白了。
而且還度了一層金,這走私販子搖身一邊變成了忠君愛國之士,正當的上一個巧舌如簧。
趙佶笑了笑說道:“盧員外仁義呀,朕果然沒有看錯人,那這兩千軍馬交給朕統帥如何?”
盧俊義跪在地上頭也不抬說道:“天下都是官家的,那這些軍馬當然也是官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