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晚晴出了宮門,依稀可以看到郭無為策馬疾馳的背影。在打馬追去的間隙,她忽然有了一絲的遲疑。
她想,郭無為有了皇上親口的諭令,再加上他的巧言機變,以及精騎營壓抑多時的戰誌,出兵應該很容易吧?
如果她此時要去阻止,這些昔日的袍澤兄弟是會再聽她的?還是被郭無為以適才在大殿上的言論再次蠱惑從而對她質疑?
當然,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出城之後,這上千精銳被詐降,會出現怎樣的狀況!
史上曾言郭無為率兵詐降,城破,為亂軍縊死。想來就是在這一次吧!
這上千士卒強悍的戰鬥力她是最清楚不過的,詐降後,士兵一旦得知真相,會不會一時義憤,引發騷亂或者暴動?
而縱然鬥誌悍勇,無組織無計劃無目的的暴動在近二十萬大軍的包圍之中無異是自取滅亡!
想通這一點後,她額上的冷汗就刷地下來了。
現在當務之急是必須聯係上穆羽王智勇兩位副統領,將他們的處境告知,要他們見機行事,且不可逞一時意氣做出以卵擊石的不智之舉!
幸而他們在平時訓練時,就完備了一套緊急聯係方式,現在正好用得上!
向晚晴匆匆走進一家字畫店,寫了個字條就交付給自己的線人,那人急急按她的指示去做了。
做完了這些,向晚晴本該是舒口氣的,可不知道為什麼,她的心情反而更加沉重了!
以他們特殊的信息傳達方式,王穆得到消息的時間應該還來得及,而且以他們的能力,也應該會處理好這件事。
她心情不好並不是因為精騎營的事,而是因為她自己!她恨自己的優柔寡斷,舉棋不定!
剛才在寫字條的同時,一個早已在腦中成型的想法,硬被自己生生扼殺了,而扼殺的原因她自己很清楚,雖然竭力排除,她還是可以肯定是受了郭無為的影響。
其實有這樣來回轉旋的功夫,她大可以化妝潛入精騎營,伺機奪回領導權,並實施她計劃了好久的狙擊綁架宋太宗,要挾他訂立有生之年絕不犯境的盟約。
有這義勇千軍做前鋒後盾,再經過周密嚴謹的部署,應該很容易成功!可是在緊要關頭,她自己卻猶豫了。
縱然要挾成功,北漢百姓夾在宋遼兩大強國中苟延殘喘數十年,就是安樂幸福嗎?
而今北漢堪比非洲難民,而宋遼就如英美富人,這些年,一直用強硬手段都禁止不了的偷渡移民,將北漢的人口一再銳減,而故土難離的北漢人民,卻一再承受更繁重的苛捐雜稅徭役兵役。就是這一場戰爭扭轉乾坤地打勝了,依然無法改變北漢人民水深火熱的命運!
畢竟統一才是大勢所驅,也隻有統一才能改變老百姓窮困潦倒的處境!眼下一如秦與燕國,一如嬴政和荊軻,沒有對與錯,都在為自己的信仰而堅持並奉獻著。
現在的天下一統就好比新生命誕生前母體的陣痛,而她偏不幸穿越到了這個正在陣痛中的母親懷裏,注定也要承受悲傷和痛苦!如果此時老天可以滿足她三個願望,她一定都填世界和平!
那,是要她繼續承受淩遲極刑,還是幫她選擇長痛不如短痛?這一點,郭無為看得很明白,也做得很堅定。
而她被楊家將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三年,做這個決定卻委實太難!雖然她沒有向王穆透露自己的挾天子以令諸侯計劃,任憑自己的心已經悄然為自己做出了決定,可是她自己的人卻是如此的不甘心,不確定!
她覺得,雖然她的內心是在為北漢的平民百姓著想,可明知侵害動搖國本的事情發生,她沒有拚死去阻止,也就意味著自己已經可恥地變節了!
如果碧血丹心的楊家將洞悉她的所想所為,以他們無限忠誠的品性而言,會對她鄙夷還是痛恨?
當然,他們縱然心裏這麼想,但他們永遠沒有說出口的機會,他們兩天後在無君可忠,無國可愛的情況下,亦是被劉繼元逼降了。
這是天下一個絕大的笑話,卻偏偏還發生的理所當然!
對了,劉繼元現在怎麼樣?應該是昏厥過後又蘇醒過來了吧?
她一點都不想再看到他,更不想聽到他捶胸頓足,悲痛欲絕的懺悔!
國器太重,不是每個皇帝在任何時候都能使得得心應手,錯一次,就足夠陪一世了,不僅身家性命,還有萬裏江山!
宋算是統一中原了,此後天下格局應是宋遼相爭多年,而後各自實力削弱,宋還羸弱自持,遼曆二帝而淡出曆史版圖。
之後其他少數民族日益強大,然後是金主揮軍南下擄掠二聖,再然後是蒙古先一掃各部族,繼馬放南朝,一統江湖,天下稱元。
這些,隻是曆史書中薄薄幾頁紙,可是以她的正常年齡,大概是看不到了!
她能看到的將是楊家將在宋史中光鮮亮麗,熠熠生輝,而耶律斜軫耶律休哥叱吒風雲,豪情萬裏……
當她正無限鬱悶,站在酒樓上不知可稱展望還是緬懷時,遠遠看著郭無為的軍隊葳蕤出城,然後是更多的宋軍乘著沒來得及關閉的城門衝了進來,而後城門便再也關不上了!